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玉米-《重生小地主》
第(1/3)頁
早上露水剛落下去,連蔓兒家這邊收玉米的隊伍就已經到了地頭全文閱讀。張青山收到張氏捎過去的消息,只留下李氏帶著家里幾個孩子看家。他自己帶著大兒子張慶年、大兒媳婦王氏,老兒子張留年、老兒子媳婦胡氏,還有大孫女張采云提前一晚上就到了。
張家成年的勞力都來了,除了自家的一輛兩頭大青騾子拉的大車,張青山還另外借了一輛大車。
吳玉貴和吳家興父子倆,也趕了一輛大車來。
然后就是連蔓兒家六口人、連守禮家三口人,還有連蔓兒家的小牛車。
“等收完秋,我得和你姥爺商量商量,也幫咱買兩頭大青騾子,咱也換輛大車。”瞧著另外三輛大車,連守信有些眼饞,就和跟著身邊的連蔓兒和小七說道。
這似乎是連守信第一次主動張羅花錢置辦大件家產,連蔓兒忍不住抿嘴笑。
大家伙沒有立刻開工,而是站在地頭說話。連蔓兒時不時地扭頭往官道上看一眼,沈六回的口信說,會派人過來,他們得等沈六派的人來了,才開工收玉米。
“說了人啥時候到沒有?”張青山就問。
“就說來人,沒說時辰。”連守信答道。
連蔓兒在讓人捎去的信里面,只定下了日期,至于時辰,卻不好定死。畢竟府城離著三十里營子距離可不近,如果依著他們莊戶人家的習慣,一大早就下地干活,那沈六他們來。前半夜就得起身,這還得說是快車、快馬一路無阻的速度。
就比如說上次沈六來看收地瓜,是趕著晌午前到的。那次聽沈小胖說,他們應該是后半夜就從府城出發了。
以沈六的身份、家事、公事。不說日理萬機,那也差不多了。這個時辰,得依著他的方便。
大家伙正說著話。就看見官道上煙塵滾滾,有一對十數人的馬隊轉眼間飛奔而至。
“來了,來了。”大家伙不由得叫道。
那馬隊到了近前,果然慢了下來,然后就從官道上拐下地頭的小道,一會功夫,就到了眼前。紛紛下馬。
十幾個人全都是二十郎當歲的精壯青年,做軍校打扮。當先一個人走過來,跟連守信打招呼。
連蔓兒這才認出來,這個人是沈六的心腹,幾次見到沈六。都有這個張千戶隨侍身邊。
“……六爺有事,今天不能前來,派我們來幫著收割玉米。”
張千戶轉述沈六的吩咐,說是沈六突然有事脫不開身,要等五天后,打玉米的時候沈六才有時間過來。
連蔓兒想了想,覺得這樣也好。沈六要來,也不過是因為關心玉米的畝產到底有沒有她預算的那么高,現在收玉米。還不能得到確切的數字,要等打玉米粒的時候,才更方便過秤。
而讓張千戶帶著人來幫收玉米,這個安排,也非常有心。一下子多了十幾個壯勞力,本來預計幾天才能干完的活計。估計一天就能完工了。
張千戶又說,玉米咋收,他并不懂,一切都聽連守信和連蔓兒的吩咐。
沈六送來了壯勞力,連蔓兒也沒打算客氣,她將所有的人分作四組,第一組的人負責劈玉米。這些人每個人手里拿一個麻袋,順著壟溝走,一個人負責兩條壟,將每棵玉米上的玉米棒子劈下來,裝進袋子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沙湾县|
双柏县|
长葛市|
博爱县|
郎溪县|
台南市|
油尖旺区|
岳阳县|
东山县|
息烽县|
江山市|
金湖县|
茶陵县|
湾仔区|
永修县|
永昌县|
大石桥市|
万盛区|
乌恰县|
和林格尔县|
泸西县|
仁布县|
房山区|
黄冈市|
确山县|
北流市|
比如县|
高州市|
雷波县|
电白县|
鸡西市|
勃利县|
兰州市|
广宁县|
金门县|
乌鲁木齐市|
呼和浩特市|
山东|
洮南市|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