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雜貨鋪-《重生小地主》
第(1/3)頁
連蔓兒和小七買好了東西,就從青陽鎮出來,順著官道,走回三十里營子最新章節。青陽鎮的這條官道,從三十里營子穿過,然后往南,距離南山腳下約半里路,與另一條東西貫通的官道形成一個丁字路口。
官道從青陽鎮進入三十里營子,有一處地方比較開闊,也是村中很多人平時愛聚集的地方。路的東側,是一座土地廟,是村里眾人集資建起來的。這廟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廟門一側是敞廳,另一側是三間門房,進了廟門,第一進就是大殿。有左右廂房,也供奉著佛像。再往里走,第二進就是僧人的禪房、禪房后面還有一塊菜地。
在土地廟斜對過,官道的西側,則是一家雜貨鋪,也是三十里營子唯一的一家雜貨鋪。鋪子雖然不大,但是麻雀兒雖小,卻五臟俱全,例如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等等家常用的東西,都是齊備的。
連蔓兒心里記得要替周氏買醬油回去,因此進了村,就先到雜貨鋪里來。
雜貨鋪門口拴著一匹高頭大馬,連蔓兒好奇地多看了兩眼。這種馬他們這里也是不常見的,據說馬是管制物資,只有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家才有。這里常說的馬車,實際上拉車的大多是騾子。
推開雜貨鋪的門,正對著的就是高高的柜臺,柜臺后是貨架子,上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類貨物,柜臺前的空地上,擺放著三兩張長凳,從冬到夏,總有三五閑人坐在凳子上談天說地txt下載。
今天依舊是如此。只是往常談天的人們這時卻都只望著柜臺前的一個漢子。
那個漢子看穿著打扮,就不是本地人。他買了一大壇酒,又買了好些五香花生和點心,最后拿了一塊銀子來結賬。
連蔓兒聽見屋里人的抽氣聲。
掌柜的姜三有些顫巍巍地接了銀子,用牙咬了咬。
“怎么著。還怕大爺給你的是假銀子?”那漢子粗著嗓門道。
姜三連忙彎腰陪笑,叫他媳婦拿等子稱了銀子,又找了那個漢子幾個銅錢。那漢子接了銅錢。往外就走,連蔓兒忙拉著小七往旁邊讓了讓。
那漢子大步走出門去,將東西放在馬背上。然后騙腿上了馬。吆喝了一聲就打馬走了。
雜貨鋪中的人這才都緩緩收回了視線。
“這可真是有錢的主。”一個人砸吧著嘴道。
村中人來雜貨鋪,打酒多是一兩二兩地打,最多不過一兩斤。買別的東西也是如此,所以雜貨鋪每天多是幾文錢的買賣,很少有人會拿銀子來結賬。
“大地方來的,又是去大前山的。”另一個人就道,似乎這樣的客人并不是第一個了。
“打二兩醬油。”連蔓兒就走到柜臺前,仰著頭說道。柜臺有些高。她的腦門剛好和柜臺平齊,要稍微踮起腳尖才能將手里的銅錢和醬油罐放在柜臺上。
“這不是連家的蔓兒和七郎嗎。”姜三媳婦笑著招呼道,一面就收了銅錢。將柜臺一塊木板打開,從柜臺里面走了出來。
醬油缸很大。柜臺里面擺放不開,因此在雜貨鋪柜臺外面靠著墻角放著。
姜三媳婦從柜臺上拿了醬油罐子,走到醬油缸旁邊,揭開木蓋子,從旁邊的一個架子上,取了個漏斗下來,插到罐子口里,又從旁邊拿過一個木勺。
這個木勺,一端是個小小的桶,勺子把約有半臂長,每一勺就是一兩。旁邊還有大些的木勺,是半斤一個的。
“你家醬油這么快就吃完了,前兩天是七郎來的吧,打了半斤那。”
姜三媳婦一邊和連蔓兒姐弟說話,一邊從醬油缸里舀了醬油往漏斗里倒。
“這是給我爺和我奶打的醬油。”連蔓兒就解釋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舟山市|
旅游|
石狮市|
合江县|
榆树市|
汉沽区|
名山县|
神池县|
炎陵县|
互助|
白玉县|
宽城|
吴江市|
龙川县|
延长县|
精河县|
砚山县|
宁夏|
梅河口市|
青河县|
肃宁县|
罗定市|
海丰县|
布拖县|
岚皋县|
蓬安县|
桑日县|
贡嘎县|
丘北县|
古丈县|
米易县|
邵武市|
稷山县|
渑池县|
建宁县|
广灵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武县|
襄垣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