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茶攤-《重生小地主》
第(1/3)頁
二更求推薦求收藏
**********
“娘,你看我和姐挑了這些東西,你的這點錢還不夠用那。”連蔓兒就說道。
“那個,蔓兒……”張氏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方才連蔓兒問大家想要什么,她就自然而然地認為,連蔓兒挑的東西,連蔓兒自己會付錢。現在連蔓兒這樣說,她做母親的,想一想,也覺得有些虧待孩子。
“要不,我換兩塊便宜布買給你奶,剩下的錢,給你們買。”張氏道。
“不行,”連蔓兒一張小臉板的緊緊的,“娘這錢你不能花,要花也是花在我們身上。隨便找個人問問,有沒有這樣的道理,孫女病了買藥,不給錢,兒媳婦當了自己的簪子去買,她還要抽個大頭,買什么養榮丸吃。”
“小點聲,小點聲。”張氏忙讓連蔓兒低聲些。
“怕啥,咱又沒做錯事。”連蔓兒道。“娘,你也知道奶這么做不對是吧,那你只顧自己孝順,要讓別人知道奶這么辦事,該咋議論她。”
連蔓兒就是攥緊了手里的錢,張氏怎么說,她都不把錢拿出來。
“蔓兒,我出門前,都答應你奶了。”張氏無奈地道。
“答應了又怎樣,那時候奶難為娘,娘為了來鎮上,暫時答應了也不算什么。她不講理,咱也不用講信用。”連蔓兒道,“本來就是沒道理的事情。這件事,拿到哪里去說,咱也不怕。”
“蔓兒,你說的沒錯。可是,我手里還剩下這幾個錢,你奶她、她是知道的。這錢,我要是不花在她身上,就沒有個消停。”張氏最后也說了實話。
連家沒有分家,她和連守信即使賺一文錢,也要交到周氏的手上。但是她的嫁妝,周氏卻是不能動的。這是鄉里面約定俗成的規矩,要是誰違反了,那是要被指脊梁骨的。
周氏當然不會直接尋趁兒媳婦們的嫁妝,但是每個兒媳婦進門后,總有些日常用度,這些,周氏從來不肯給,也不會給錢讓她們買。兒媳婦們沒辦法,只能花從家里帶來的錢。然后,比如兒媳婦房里急著用錢,周氏就說沒錢,或是暗示兒媳婦們要孝敬,如此種種,就是變著法從兒媳婦手里往外擠錢。
這些年來,張氏就將從娘家帶來的首飾都當了個精光,其他幾個房里,古氏因為在鎮上,又善于逢迎周氏,周氏看她是秀才娘子份上,還略好些,何氏那邊,周氏并沒有討到什么好處,趙氏那里,卻比張氏還早就被搜尋光了的。覀呡弇甠
現在周氏知道她手里還有幾個當簪子剩下的錢,不把這些錢搜刮完,周氏是不會罷休的。當然,周氏不會直接就這件事說什么,畢竟沒這個道理,但是周氏肯定沒有好臉色,在別的事情上找茬。
“財去人安樂。”張氏自嘲地道。那兩根簪子,若不是為了小女兒,她還真舍不得當掉。
“娘,你這樣慣下去,可沒有頭。”連蔓兒道。在前世她也聽說過一些婆媳之間的事情,婆婆千方百計搜刮兒媳婦的錢財這樣的事也不少見。
“不為別的,就為過兩天太平日子,不然你奶整天陰著天,咱們一家的日子也不是好過的。”張氏道。
“娘,就是你買了這些東西給她,也不過安樂兩天。”連蔓兒道,這樣妥協退讓,如同飲鴆止渴,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周氏變本加厲。
“蔓兒,娘有難處,咱們家一直就是這樣的。”張氏道。
一個家庭中,凡是成了定例,人們就會無意識地遵守下去,而根本就忘了去考慮,這個定例是否合理。有很多的情況下,當事人并不覺得怎樣,但在局外人眼中,很可能是匪夷所思,無法忍受的事情。
張氏就在局中,如果沒人喊醒她,她會一直這樣下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化德县|
神池县|
富蕴县|
宝丰县|
昂仁县|
包头市|
双桥区|
城步|
昆山市|
荔浦县|
绿春县|
剑川县|
景东|
英超|
徐水县|
芜湖县|
泰宁县|
泰兴市|
定陶县|
霍邱县|
长岭县|
杨浦区|
藁城市|
华亭县|
蓬溪县|
广南县|
冷水江市|
汝南县|
浮梁县|
昌平区|
新龙县|
定陶县|
姚安县|
蒙城县|
南溪县|
红桥区|
武隆县|
寿阳县|
赤壁市|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