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快,必須查出來抗霾1號是誰供貨的,他們手上有,我們手上也必須有,想辦法引進這批抗霾設備。” 其他128家醫院見這18座市醫院生意如此火爆,不眼紅才怪,現在霧霾當下,誰有抗霾儀器,誰就是抱了個會下金蛋的金雞啊。 誰都知道霧霾百年內是不會散了,這一百年妥妥是坐著收錢,必須搞到抗霾1號,哪怕花費再大的代價,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于是,各自托關系打聽誰是研究發明人,這些醫院領導人需要從源頭知道供貨商是誰,所以迫切需要打聽。 相反的是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在乎誰是研究發明人啊,打個比喻,你點個外賣,你會關心這家店的廚師是誰嗎,不會的,關心只會關心在這家店的飯菜干不干凈,好不好吃,便不便宜,然后就完了。 在實用主義這一點上,國內的老百姓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 很快,有些醫院從已經有抗霾設備的醫院院長口中打探出了消息,尋著地方找到了小鎮別院的周良人,這回來的可不是采購部主任,而是實打實的院長級別,最次也是二把手副院長親至。 “周老板,這抗霾1號多少錢一臺啊!?” 某位副院長問。 “1000萬一臺吧,各位覺得如何!? 要是有意見的話,可以商量……”周良人沉吟片刻,有些遲疑,不知是以800萬還是1000萬賣出去,兩次都賣過,也不知道行情,不知道院長們的心里底線是多少。 話還沒說完,就被前來采購的某醫院院長打斷了,眼冒精光的說:“不用商量了,1000萬一臺實在太便宜了,您研究出這樣都設備怎么說也花了數十億美金,現在以這么低的價格賣給我們,足以證明周老板是個憂國憂民良心企業家啊,我們要是再還價,那豈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對啊,對啊,1000萬一臺,我們受之有愧,您這樣的創新醫療器械,相同等級的,咱們從外國進口起碼也得幾百萬美金,1000萬賣給我們,我們哪敢再多說一句話啊。” 一個副院長慚愧的說。 “周老板,這樣吧,不能讓您虧本,我個人給您再加200萬,1200萬一臺,你給我來個十臺,算是跟您交個朋友。 “這位市重點醫院院長買醫療器械也是見過大場面的,八千萬一臺的醫療器械都買過,與之相比,真的算便宜了。 “……”周良人發現還是低估了這些醫院的消費能力,沉思片刻,自己研究出抗霾1號的初衷就是為了普及惠利老百姓,解決病患問題,而不是為了牟取暴利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