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蘭若寺附近有許多果樹,有的是人為栽種,有的是野生野長。 蘇皖回到自己院子里的時(shí)候,帶回了不少果子,綠衣讓人拿去清洗,自己則是給蘇皖找了新的鞋襪,林嬤嬤也讓人送了熱水,給蘇皖燙腳。 這山里的氣溫低,菜地附近水汽足,林嬤嬤擔(dān)心蘇皖腳上浸了寒氣。 “小姐,您在寺廟里走走便是,可別再去那些菜地果林了,這好好的鞋子,走一遍下來都廢了”綠衣說道。 不是她有意限制蘇皖,而是帶上山來的鞋子就那么多。 不說蘇皖腳上這雙已經(jīng)沒用了的,便是能洗干凈,也不是簡單的事。 蘇皖的鞋子,做工都不差,清洗起來很麻煩,出門在外,還真是不好處置。 “放心,就去這么一回,這么好看的鞋子廢了,我也心疼”蘇皖說道。 鞋子已經(jīng)脫了,襪子也脫了。 鞋子是月白色的,上面用不起眼的銀線繡了盛開的菊花,特別好看,襪子雖然沒有那么精致,但也不是一般人穿得起的。 可惜這么好看的鞋襪,此時(shí)被泥巴弄的面目全非。 蘇皖搖搖頭,她也沒想到,自己也沒忙活什么,鞋襪就成了這幅模樣。 “如今在山里,小姐的鞋襪不好處置,不如奴婢弄個火盆燒了吧”綠衣又說道。 鞋襪這種古代很私密的物品,就算是不穿了,也不能隨意處置。 尤其蘇皖是蘇家的小姐,不久的將來,很可能還要進(jìn)京,萬不能有什么遺漏,燒了倒是無后顧之憂。 “照你說的做吧”蘇皖點(diǎn)頭應(yīng)道。 其實(shí)她很想補(bǔ)一句,能不能先把鞋子上的銀線取下來,隨便送給綠衣或是怎么處理,不過她還是忍住了。 別看綠衣是奴才,只怕綠衣還瞧不上這些銀線。 據(jù)她所知,綠衣的私房里,就有不少銀質(zhì)首飾,有的是綠衣自己置辦的,有的是主子們賞的。 就蘇皖這幾個月里,也沒少賞賜,甚至還有幾件金首飾。 只不過府上當(dāng)差的時(shí)候,奴才一般不敢佩戴金飾,所以綠衣一般都是些銀飾,或是絲線所編的飾物。 當(dāng)然,這并不是說,鞋子上的銀線不值錢。 恰恰相反,銀線的制作工藝復(fù)雜,一般的匠人還做不出來。 所以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用得起銀線所制衣物。 但這種銀線容易損毀,比如蘇皖的鞋子,弄成這個樣子,便是將銀線小心翼翼的拆下來,也是不成樣子的銀線,自然就不值錢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