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孫昊,剛好相反,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就是:嘿,又抓到你了! 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賽前很有意思的一幕,緊接著就是開場儀式了! 開場儀式后,雙方首發陣容陸續出路。 馬刺隊那邊,帕克、加里·尼爾、倫納德、鄧肯、蒂亞戈·斯普利特。 勇士隊這邊,奈特、孫昊、卡特、米爾薩普、姚明。 吉諾比利? 人已經35歲了,這會兒是真的只能打替補了。 姚明和斯普利特中圈的跳球。 斯普利特是三年級生,不過他并不是和庫里哈登他們一屆的,而是更早一些和杜蘭特一屆的。 巴西球員,西甲打球,被選中后在歐洲再打三年加盟nba,這履歷孫昊很熟悉。 巴西黃金一代落幕后,身高2米11,臂展2米18的斯普利特算是巴西男籃的核心球員之一了。 不過在姚明面前,哪怕有錫紙燙的發型撐了點身高,他在姚明面前也還是顯得有些矮。 哨聲一響,姚明把球撥回到湖人半場,湖人和馬刺的半決賽大幕正式拉開。 湖人隊的第一攻就讓場邊的波波維奇有些意外。 因為是他熟悉的三角進攻,但是發起進攻的人卻不是他預料中的孫昊。 一般來說,湖人隊開場都是孫昊-卡特-姚明建立一個三角,然后由孫昊吊給姚明來進攻的。 但是湖人隊這時候開場是奈特給球后移動到底角,變成了奈特-卡特-姚明的三角。 戰術看著還是相同的戰術,只不過人變了。 這是看姚明第一輪狀態好,到了第二輪徹底放開給他打了? 波波維奇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個。 而且就在他這么想的時候,卡特已經很快把球吊給籃下的姚明了。 不用他喊,馬刺隊強側底角的防守已經在往里收了。 奈特雖然有不錯的三分,但是和孫昊比起來還是差遠了。 不過也就在這時,三角戰術的變化出來了。 卡特把球喂進去之后并沒有單純的站在外線拉空間,而是開始往弧頂的位置移動。 然后,一個弧頂三分線靠右一些的無球擋拆發生了。 而且在這個擋拆發生后,湖人隊的進攻目的也很快浮出水面。 這并不是給姚明設計的低位進攻,而是給孫昊設計的拐角擋拆! 孫昊剛拆出來,被包夾中的姚明已經把球傳出去了。 人到球到,兩人之間建立的默契可不單單是在湖人隊這一個賽季揚養成的! 因為奈特在同一時間也往籃下切入,馬刺隊這時候的防守輪轉是跟不上的。 孫昊接球后有一個很不錯的投籃空間,他也沒有猶豫,直接抬手就扔了。 熟悉的節奏,熟悉的畫面,還有熟悉的感覺! 在球進之前,斯臺普斯中心就已經暴起球迷的歡呼聲了。 沒錯,在球進之前他們已經知道球會進了! 回應這種歡呼聲的是球徑直地穿過網袋。 因為歡呼聲,它的入網聲甚至都被蓋過了。 但這讓球迷更興奮了,不少人歡呼中起身。 這該死的儀式感! 波波維奇感受著耳邊炸響的聲音,眉頭緊皺。 縱使他老謀深算,也沒想到湖人隊上來的第一回合就把他給耍了。 為什么說是耍? 因為以卡特的籃球智商,以及他在湖人隊的球隊地位,是不可能說在短時間內調整球隊戰術的。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湖人隊那邊有意為之。 波波維奇有點惱怒,不過他這算是誤會哈里斯了。 以哈里斯的能力,戲耍波波維奇有點難為他了。 湖人隊的這種戰術調整,其實就是孫昊賽前和姚明說的東西:防止姚明受傷,進攻重心從內線轉到外線。 不過非要說成是戲耍其實也可以算。 因為開場的這個三角戰術,明顯有著虛晃一槍的意思。 馬刺隊的進攻,帕克持球,鄧肯拉到高位擋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