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龍擇天與方丈繼續信步游覽,來到一處藏經樓下,見這座藏經樓飛檐畫棟氣勢不凡,不由駐足觀望,見藏經樓三個大字如呼之欲出一般,鐵畫銀鉤,風骨嶙峋,見匾額題字乃是“貞德御提”四字,知道題寫匾額的乃是前代皇帝貞德。這位貞德皇帝乃是被后人敬仰的千古名君,曾率軍征戰朔方,平定大夏西域東厥,收服北陰,擴建古道,乃是很有作為的皇帝,心中敬佩,自語道:“這位貞德皇帝倒是個好皇帝,可惜后人不濟,葬送大好河山,弄得龍洲四分五裂,可見家天下注定不能長久!”。懷德方丈聽見龍擇天自語,雙手合什,道:“我佛慈悲,貴人胸懷天下,未來江山必定安詳和諧!”。 龍擇天走進藏書樓,這是一座三層木樓,規模宏大,室內經書浩若煙海,一排排書架整齊而立。龍擇天向方丈打了個喏,自顧于書海之中徜徉起來。隨手翻閱了幾處上郡當地的地方志,又看了幾本經書,剛要離去,卻發現一排書架中一本經書自主放射出無盡金光,信步走來,拿在手里,一看,乃是一本《少室六門禪經》,于是席地而坐,仔細研讀起來。第一門《心經頌》,第二門《破相論》,第三門《二入論》,第四門《安心論》,第五門《悟性論》,第六門《血脈論》。龍擇天隨著研讀的深入,不自覺進入禪修狀態。一旁的慧兒見狀,以無上之法在藏經樓前將佛寶塔釋放出來,又帶龍擇天飄忽而入。 “薩超圣智,六處悉皆同。心空觀自在,無閡大神通。禪門入正受,三昧任西東。十方游歷遍,不見佛行蹤。六年求大道,行深不離身。智慧心解脫,達彼岸頭人。圣道空寂寂,如是我今聞。佛行平等意,時到自超群。貪愛成五蘊,假合得為身。血肉連筋骨,皮里一堆塵。迷徒生樂著,智者不為親。四相皆歸盡,呼甚乃為真?!?,龍擇天渾然不覺已經被慧兒帶進了佛寶塔,隨著研讀的深入,整個身心進入玄妙狀態。 “盧舍清凈體,無相本來真。如空皆總遍,萬劫體長存。不共皆不著,無舊亦無新。和光塵不染,三界獨為尊。” 龍擇天不知不覺渾身金光四射,靈光透出寶塔,直沖云霄,瞬時間,上郡城被祥光籠罩,冷冽的深秋變得如仲春一般清透溫暖,蕭瑟的古樹重新綻放嫩芽,百花重新竟放,護城河波光粼粼,魚兒歡鬧,鉆出水面,興奮舞蹈。上郡城如同變了一座城,人們驚喜的看著萬佛寺方向透射而出的祥光瑞靄,奔走相告著跑向寺院。寺內僧眾和信徒更是搶占有利地形盤坐在佛寶塔面前,誦經聲唱響,肅穆而莊嚴。這是上郡城千年不遇的異象,人們興奮不已,猜測有佛祖顯圣! “四諦興三界。頓教義分明。苦斷集已滅。圣道自然成。聲聞休妄想。緣覺意安寧。欲知成佛處。心上莫留停?!? 龍擇天似豁然開朗,明心見性,似乎大道就在眼前。 “吾本來此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龍擇天腦后現金輪,光華萬道,雙目緊閉,以盤坐之姿,飛騰而起,飄飄渺渺飛向寶塔高層。 龍擇天座下蓮花寶座生成,旋轉著飛翔,穿越時空一般,越過佛寶塔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盤旋在第六層邊緣之外,龍擇天睜眼觀瞧,卻見眼前仿佛有一座巨大的府衙一般的建筑,懸于空海之上,未見西天極樂,未見琉璃凈土,卻發現這里極致陰森恐怖,仿佛地獄之門。 沒錯,佛寶塔第六層正是通往地獄之門。 龍擇天心里暗笑,沒想到這佛寶塔第六層竟直通地獄,往后到地府辦事倒是方便了很多。龍擇天心想,很長時間沒有見到苦渡老和尚,去見一見又如何? 龍擇天飛身而起,直沖那偌大的建筑群落飛馳而去。 一處陰森的詭異的漆黑建筑赫然出現,龍擇天覺得詫異,曾經多次來往地獄,無論是酆都地府還是幽冥地獄,都與這處不同,這里的陰森恐怖比之佛家道家的地獄景象迥然不同,更顯得無邊黑暗,仿佛進入空間黑洞一般。龍擇天好奇,雖然感到渾身不適,但是終究抵擋不住強烈的好奇心,駕著祥光從黑暗之洞進入。飛行不知多久,有無數螢火蟲如滿天繁星一般將空間照亮,遠處無底的坑洞烈火熊熊,坑洞中飛騰的礁石噴薄而出散落在空間內形成奇形怪狀嶙峋的山石,烈火的燃燒聲,慘烈的叫聲和威嚴的誦經聲摻雜在一起,令人脊柱生寒。龍擇天駕著祥光來到近前,火光照亮的空間內,似有魔鬼之王端坐于寶座之上,威嚴的看著龍擇天。龍擇天看了一眼燃燒的無底坑洞,烈焰之中無數人被烈火煅燒,被無數發光的殼蟲撕咬,發出陣陣燦烈的哀嚎。龍擇天觀察四周,一個熟悉的身影被釘在礁石上,呈大字型,身上,堆滿了無數的殼蟲,那人仿佛已經氣息奄奄,并沒有發出慘叫,只是有氣無力的呻吟聲表明他還活著。龍擇天神識外放,打量那個人,赫然發現那人正是久以失去聯絡的衛無影。 為什么?為什么衛無影會在這里? 端坐于寶座上的魔鬼之王看著龍擇天,一股龍擇天前所未見的森然之氣排山倒海而來。龍擇天一皺眉頭,天籠神功自主形成防護,雙腳瞬移,來到魔鬼之王面前。 “你是誰?”,“你是誰?”,兩人同時發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