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化緣佛門-《勝天傳奇》
第(2/3)頁
龍擇天道:“師兄不必再稱菩薩,擇天與諸位同為佛門弟子,擇天舔為平輩與你們稱兄道弟已是莫大的僭越,再稱菩薩,讓師弟無地自容,還請師兄們見諒!”。龍擇天沒等多聞開口,接著說道:“諸位師兄已知,我龍擇天此生所愿,不止是渡一人行一愿,而是放眼整個龍州,為龍洲百姓創造一個吉祥幸福的世界,不知諸位師兄以為然否?”。
多聞答道:“師弟胸懷天下,所行乃是大愿,佛創凈土,渡所有可渡之人而往生極樂,皆大愿也。師弟海納百川,所思所想無不以天下為念,師弟乃真菩薩大菩薩。”。
龍擇天說道:“師兄果然理解師弟心中所愿,也正是師弟想達成這種大愿,行救苦救難普渡眾生之實,師弟這才在龍洲創立擇天閣組建擇天軍,為的是以我之力,力抗無德朝政之暴行,撥亂反正,還百姓太平世界。只是在此之時,獨孤秀等豈能容我顛覆他的統治,忤逆他的威信?故而,征戰在所難免。這一切,讓百姓生靈涂炭,山河破碎,但這些惡果并非我之所愿。擇天深知,如果不盡早取締暴政,龍洲之難還將曠日持久。因此,我與獨孤秀的戰爭則不可避免。現在,獨孤秀放著武瀛入侵不管,反而對我擇天閣進行無情清繳,使擇天無處安身立命,這才從香南一路淪落之益梓之西雪山之巔,大軍四十萬被困德格雪山之上,兵無糧食馬無草料,堪堪坐以待斃。而我擇天軍乃是為天下百姓打天下的仁義之師,不可能行盜匪行徑,燒殺搶掠,騷擾百姓,故而糧草不濟,四十萬人忍饑挨餓。擇天此來臨城,乃是化緣而來!”。
“我佛慈悲!”,眾僧整齊的念誦佛號。
“師弟善舉乃是莫大功德,我等作為佛祖弟子,行實善而做功德乃是莫大之榮幸,佛受供養,怎么可光受食香火而不行實善之舉?諸位師弟,擇天師弟這個忙我們幫不幫!”。多聞和尚看向眾僧。
嘎赤宗活佛口誦佛號,開口道:“經云: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我等弟子受受香火,怎可不行實善之舉?多聞師兄,我建議號令各大寺院,起香火錢從信眾那里購買大量稻米青稞牛羊奶酪生熟食品,運往大軍前線,供養擇天軍仁義之師!”。
龍擇天笑道:“感謝嘎赤宗活佛,師弟在此謝過!”。
多聞活佛與眾僧立即商議如何在臨城及周邊籌集龍擇天需要的糧草,一番商議之后,幾大寺院派出數千僧眾前往臨城周邊各地收購糧食牛羊及各種奶制品。在這期間,龍擇天一直住在康覺寺,與大蕃諸位高僧講經論佛。諸位大德高僧對龍擇天深湛的佛法功底贊嘆不已,心中的仰慕更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幾日后,龍擇天將僧眾們收集的糧草放進乾坤圖,臨行前,親手謄抄一部《法華經》交給多聞活佛,從此康覺寺又多了一份鎮寺之寶,龍擇天親手所書的《法華經》。多年后,這部經書作為至高無上的佛家之寶,一直供奉在康覺寺正殿龍擇天塑像前,為萬民瞻仰。
能于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佛法僧,救苦眾生乃是一切善良人的共同所愿,龍擇天的大行大愿,改變了大蕃,大蕃成為成全龍擇天一統天下壯舉的實善之地,多年后,龍擇天始終念念不忘!
龍擇天回到了德格,將化緣而來的糧草分發各軍團,四十萬大軍僅夠五天,那么就意味著五天內,他們要穿越其余四道雪山,否則,即便龍擇天再到別處去化緣,大軍的補給問題始終是一個急迫的問題。
龍擇天想到了祁連的彭連虎,那位與自己神交已久的大哥或許能幫上自己的忙,不過,祁連總督湯懷仁與獨孤秀相交莫逆,是獨孤秀死黨,自己此次前去化緣,說不得湯懷仁也要出一份血,畢竟在西征北伐時,湯懷仁與自己有過合作,龍擇天覺得湯懷仁不應該過分難為自己,否則,自己不介意將湯懷仁從寶座上拱下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州市|
塘沽区|
柳河县|
抚松县|
新郑市|
东丽区|
牡丹江市|
扬州市|
布拖县|
玉山县|
聂荣县|
大城县|
阳山县|
库车县|
高青县|
扶沟县|
揭东县|
利川市|
宁陕县|
囊谦县|
神池县|
鹿泉市|
广宗县|
临西县|
沿河|
车致|
库尔勒市|
黄陵县|
万州区|
西峡县|
石屏县|
凌云县|
什邡市|
宜黄县|
辽阳市|
托里县|
永州市|
襄汾县|
丰顺县|
津南区|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