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太空先驅者-《我的夢里有個外星文明》
第(1/3)頁
杜邱的專機要更快一些,速度達到了每秒3000公里,只需要14個小時,就能飛到天界太空城。
當劉思辰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天界之后,這里的視覺隱身系統就解除了,畢竟也需要耗費能源不是?
很多藍星天文學家以及愛好者,都用天文望遠鏡來觀看這個巨大的人造天體。
事實上,在藍星表面,如果沒有月亮的晴朗夜晚,人們也能用肉眼看到這個人造亮星。
在天界核心艙周圍有一圈巨大的太陽能面板,以神奇科技的太陽能技術,即便有金屬氫能源,也不會放過廉價的太陽能。
地表的人們看到的天界亮光,多數都是從這里反射的。
當然,如果天界核心艙的上部旋轉后對向藍星時,人們也會看到,因為同樣處于夜晚的天界,無數的燈光和霓虹將天界渲染的猶如白晝,亮光足以讓地面感受到。
天界核心艙雖然不是個球體,還有天地之分,這“天”并非是地下基地時那樣,完全是人造天穹和人造太陽。
核心艙的天穹是透明材質,能夠讓太陽光自然照射進來。
所以,核心艙也像地球那樣繞著太陽旋轉的同時,也有自轉,從而形成類似藍星的白天和黑夜。
核心艙的底部與重力場艙對接,重力場艙內部布設有強大的重力場設備,產生等同于藍星上的重力,讓人們可以像藍星上那樣自如生活,而不必擔心失重。
核心艙整個面積有2400平方公里,比魔都市區的二分之一還大。
帝都六環以內面積是2282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天界這個太空都市比帝都六環以內還要大一些。
加上核心艙中的建筑高樓林立,能夠容納的人口不比帝都少。
但是當初卻是以500萬人口來規劃的,現在因為大舉招募人才,以及為了人才招募的女性。
杜邱將這個容納上限放寬到800萬,就不再繼續增加了,畢竟他希望讓天界的人們生活舒適,而不是像藍星現在的大都市那樣,為擁擠的住房、交通發愁。
后續核心艙的建造目前是兩個同步在建,沒有擴大產能,是因為杜邱將產能放到火星生活基地的建設上。
現在規劃設計的火星生活基地比天界太空城以及神奇科技在火星上的基地都要簡化得多。
是準備向藍星各國及某些組織出售的,其中第一個就是給自然偉力組織。
這種簡易的生活基地,簡易之處在于每個人的生活空間要小,也沒有那么舒適,重點在于容納更多的人入住。
杜邱的想法是,如果沒有國家或組織購買,那么當藍星進入冰河期時,神奇科技準備用來容納拯救的難民。
目前神奇科技正在設計的這種生活基地,正在往越來越大發展,就是想要容納更多的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