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高句麗的由來-《三國之白馬公孫續》
第(1/3)頁
公孫續的三萬大軍,以日行二百余里的速度行軍,著實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若是在以往,日行八十余里就算是強軍了。
即便是匈奴人最鼎盛的時候,也才日行三百里!
而對于公孫續手下的這一支新軍,能夠以如此驚人的速度行軍,不僅是扶余和高句麗人沒有想到,就連得到消息的劉虞亦是嘖嘖稱奇。
玄菟郡,乃是西漢時期漢武帝滅衛氏朝鮮之后,在其地設立的。
其與樂浪郡、臨屯郡和真番郡合稱“漢四郡”。
最早于漢武帝元封三年設立時,玄菟郡疆域最廣闊,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個。
東漢時西移至遼東,高句麗政權建立在玄菟郡轄區之內,受玄菟郡的管轄。
但是隨著漢廷實力的逐漸衰弱,對邊境各郡控制力大減,高句麗時而歸附時而反叛,直到此次南侵,掌控全郡之地。
說起高句麗與扶余,公孫續腦海里便涌出了一堆相關的信息。
但當下的漢人,對其了解的少之又少。
尤其是郭嘉、戲志才、賈詡三人,對與整個高句麗也只是了解到了一些皮毛而已。
由此可見,扶余、高句麗在漢人心中的地位。
公孫續清楚地記得,后世的棒子,整天吆喝著自己是高句麗的后人,其實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就算是要尋根問祖,那也因該是屬于三韓的后人!
而高句麗,如果公孫續沒有記錯的話,乃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大漢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游牧部落政權。
其與百濟、新羅合稱朝鮮三國時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
根據史書記載“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
漢元帝建昭二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建國,故稱高句麗。
朱蒙原本是夫馀王族的成員,由于夫馀王族內部的爭權斗爭而迫使朱蒙南奔,于公元前三十七年建立高句麗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铜鼓县|
乌拉特前旗|
吕梁市|
当涂县|
韶关市|
梁平县|
宁安市|
宾川县|
怀柔区|
南开区|
南岸区|
光泽县|
石阡县|
红河县|
即墨市|
普安县|
潼关县|
沾化县|
汉川市|
罗城|
黑龙江省|
齐河县|
钟祥市|
余江县|
黄山市|
德兴市|
积石山|
铜陵市|
泊头市|
都江堰市|
油尖旺区|
阜阳市|
斗六市|
松潘县|
兴业县|
黑龙江省|
寻乌县|
高平市|
都兰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