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隔閡-《三國之白馬公孫續》
第(1/3)頁
長安本秦之鄉名,秦時有興樂宮!
漢高祖五年,在興樂宮基礎上修治長樂宮,七年建未央宮,自櫟陽遷都長安。
惠帝元年至五年,筑城墻!
武帝時再城內修北宮,建桂宮、明光宮,在西城外營建章宮,并擴充上林苑,開鑿昆明池。
王莽篡漢時改長安為常安,于南郊建九廟。
光武中興之后,又建都洛陽,但仍以長安為西京。
尤其是劉氏一族的皇家陵園,幾乎全在此處。
此番叛軍東進長安,劉宏最擔憂的便是陵園遭到毀壞,那樣的話他有何面目面見列祖列宗!
大軍一路行來,劉宏幾乎是沒過幾天便要詢問一次,因此來往于洛陽的斥候不在少數。
好在進過一月余的強行軍,疲憊不堪的北軍總算趕到了。
大軍入城,百姓們歡呼雀躍,有了官軍的鎮守,長安便不至于被叛軍攻破!
由于公孫續的建議,皇甫嵩現在對叛軍的行蹤了如指掌,尤其是韓遂此人,更是被其視為最具威脅之人。
至于,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都不在皇甫嵩的眼中。
“傳令下去,大軍休整三日,三日后開始加固城防!”
皇甫嵩下達的這條將令,關鍵就在于叛軍距離長安還有十日的路程。
即便是十日之后趕到長安,想要攻城,那也要休整一番。
如此算來,半月時間有余!
長安城防本就堅固,皇甫嵩要做的就是多備守城之物。
殲滅叛軍,皇甫嵩沒有想過,叛軍幾乎全是騎兵,論起機動力,步卒根本就是望塵莫及。
但若是攻城,皇甫嵩覺得他能夠很好的被這些叛軍上一堂生動的課!
四月的長安,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整個長安城內一片勃勃生機。
樹枝上生出嫩芽,百姓們在田間辛勤的勞作,全然沒有一絲的大戰來臨之態。
公孫續等人,抵達長安已經一個月了,北宮伯玉與李文侯的叛軍卻遲遲沒有出現,若不是斥候從不間斷的傳回情報,還真以為他們逃之夭夭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