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話的人出自太原王家,此人正是王凌,坐在一邊的卻是兄長王希(這里用王希)。他們二人距離這里比較近,再者他們準(zhǔn)備的也早。在數(shù)日之前就已經(jīng)來到了這里,第一次來到這里之后自然也是看花了眼睛。當(dāng)天進城在這個位置,他們可是吃了三大碗面。后來在城中之后,那真的是看的眼饞。畢竟出門也是學(xué)習(xí)和經(jīng)歷,所以說他們也就多多嘗試了一下。 司馬朗和常林愣了一下,卻是不解的問道:“這位兄臺何出此言?” 王凌和王希也就湊了過來:“前幾日我們……”說著大概把自己身上的趣事分享了一下:“不過這面的確是好吃,便宜還非常的實惠。據(jù)說劉大人親自在這里嘗試過,更是稱贊不已。” 司馬朗琢磨了一下:“劉大人也在這種個地方吃過嗎?”劉和是什么身份?不說并州牧的身份,那也是劉公的兒子。并且本身還是皇室宗親,這些都是劉和的地位,他坐在這里吃飯似乎不合適吧? 王凌笑道:“諸位沒有來過這里,自然不清楚劉大人是何等的愛民。劉公在這邊流傳的賢名,劉公子可是完美的繼承了。據(jù)說劉公子每次回來之后,都會在城外田邊、養(yǎng)殖場周邊看看,基本上每天都會在城樓上看看。” 這話讓司馬朗有點思慮,這莫不是作秀之類的?莫不是那個所謂的高人交代的?司馬朗相信有天才少年,但是不相信一些需要老練經(jīng)驗以及做事的手法,這些都需要閱歷和時間才能累積的。劉和才多大年紀(jì),這根本就不可能的。 常林卻不疑有他:“劉大人的確是非常體恤民情……” 說話的功夫飯也吃的差不多了,王凌卻是開口說道:“兩位兄臺也是前來科舉的吧?不如結(jié)伴而行,我們剛好早來了幾日,對城中也頗為熟悉。不如帶著兩位轉(zhuǎn)悠一下?”主要是這倆個人的氣質(zhì)和他們差不多,其次這兩個人的經(jīng)歷也有點類似,這讓他不由得好感來了。 司馬朗笑道:“恭敬不如從命,卻是有勞了……我等從河內(nèi)趕來,卻是有點不熟悉了。有兩位帶路,也免鬧出什么意外,讓人看笑話了。”想到剛才城門口的一幕,那感覺肯定是不怎么好的。 說完四人結(jié)伴而行,城中的確是太熱鬧了。畢竟這也算是個大事了,接到兩邊的商鋪也堆滿了貨物,哪怕是茶水館都是賓客爆滿。唯一遺憾的是這里并沒有什么青樓、紅樓的,不過茶館卻成為了商客、士子云集的地方,最主要是這里的老板是個聰明人。 專門雇傭了一些讀書人在這里念報紙,亦或者而一些通俗版本的故事。在報紙上面可是有很多故事,但是不認(rèn)識字的人占據(jù)了多數(shù)。所以他們雇傭了一些讀書人在這里念報紙,這往來的客旅就會在這里停留歇息。一方面聽一下城內(nèi)的消息,另一方面也是等待一些。 “吃過飯不妨進去歇息一會,喝點茶水聽聽最近的情況。”王凌下午就喜歡在這里,畢竟這里什么人都有。很多有趣的消息,都是總這里傳出去的。但是一般官府發(fā)布什么消息,就在城門口專門的布告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