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斯喝下一口熱茶,對于年輕秦王的敬畏更添三分。 通過這一陣子的接觸,他清楚年輕的秦王有兩把刷子,是一個老謀深算,料事如神的絕世王者。 沉默了許久,李斯清楚苦笑一聲,一字一頓:“我師門學術,在于法治為本體,三份王道,一份儒道,以王儒輔法。” “李俚,商君等正統法家,講究唯法是從,法制至上,這兩者自然各有不同,全看何人何用!” “不管是商君法制,還是《呂氏春秋》都是一種手段,就看王上如何用……” …… 李斯是一個聰明人,能夠觀倉中之鼠與廁中之鼠,就決定學習,然后毅然決然入秦的牛逼人物,自然是懂得適可而止。 見到李斯不言,秦王政手指在長案上輕叩數次,望著李斯,道:“先生不愧是當時大才,這一番話讓嬴政心下豁然開朗。” “只是嬴政尚有一事不解:既然文信侯已經將《呂氏春秋》送來宮中,為何又以非常手段公布于天下?” 這一刻,秦王政并不是全然不知,只是他有些不敢肯定自己心中的猜測,希望以李斯的見解印證一二,再做決斷。 聞言,李斯一陣默然。 一方是知遇之恩的丞相呂不韋,一方是當今王上,這讓李斯心下犯難。 這是一個選擇題。 對于李斯而言,這個選擇題并不難。 見到李斯默然,秦王政也沒有逼迫,也不說話,只是在幽幽微光中專注的盯著李斯,就像是暗夜的幽靈,給了李斯極大地壓力。 這個問題問的尖銳,李斯清楚,他只能選一個。 只不過,從他踏上這艘船只的那一刻,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他選擇秦王政。 畢竟一個年紀大了文信侯,永遠比不上已經親政,正年輕的秦王。 這個選擇,其實并不難選,更何況是李斯這樣的野心勃勃之輩。 沉默并沒有持續多久! 畢竟這一刻的李斯與秦王政都沒有心情聽船艙外的風聲與流水,兩個人都需要作出選擇,交一下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