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岳飛看著遼河邊上耕耘和捕魚的黃龍府的百姓,臉上掛著微笑。他對關外改變固有的看法,是因為胡元在岳飛臨行前叮囑他的那句話。 “人們把所有的缺點用放大鏡在觀察,卻對優點視若罔聞。”岳飛喃喃的重復了一遍這句話,指著耕種和漁獵的百姓,笑著問道:“他們一直是這樣嗎?” 韓世忠將蓑帽扣在臉上,晃著搖椅準備睡覺,笑著說道:“關外人和關內人都是人,沒啥區別的。鄂州水疫八方馳援,輪到關外就不能城外無疫的百姓們,去幫助救濟城里的百姓了?” “我睡覺了啊,這暖春的太陽,暖烘烘的。” 遼河旁忙碌的百姓,正在田野間打獵、采集、耕種,而多數的收獲,他們勒緊了褲腰帶,送到了岳飛的河間軍。 希望河間軍能夠把這些野菜、野果、野物、河魚給城里的百姓賑濟。 關外的人和關內的人一樣的充滿了溫情,這讓岳飛這段時間的笑容比往日里更多一些。 當然韓世忠覺得他們這是在交保護費,怕不拿出來,也要被大宋官軍搶了去。 很多女子都在田間采集,仿若這名曰的采集的游戲,對女人有一種魔力,就如同男人對打仗、軍械極為癡迷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她們就這樣在田間地頭撿著野果和去年遺留的麥穗稻谷,撿滿一籮筐就背回家里,再撿也背回家里,也不知道撿了多少。 直到前段時間,她們帶著這些撿來的遺留麥穗和稻谷,捐給黃龍府的時候,河間軍的文書稱了下。 一萬兩千石。 在岳飛的估計下,能有二十萬石就足夠撐過這段時間,黃龍府就能夠完成自給自足,不會出現饑荒,餓殍萬里的景象。 岳飛也打聽了為什么他們會交給自己這群軍卒,數十個村寨的里正,告訴岳飛,大宋的軍隊帶來了安寧。 這讓岳飛無比的滿足,臭屁了很久。 他今年剛剛二十七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年齡,聽到別人的夸贊,喜不自禁,褪下往日為了穩定軍心裝作的沉穩,他笑的很開心。 雖然韓世忠點明了那是村里的里正說的好聽話,是在討好他岳飛,這些里正和村民,是害怕山海軍和河間軍劫掠他們,畢竟過去的軍卒都是這么做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