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天使起的很早嘛?!鄙铧S色的大駕在街道前行著,車窗打開,一個人拉著窗簾,看著等待著黃彥節笑著說道。 此人是西夏李家的嫡系,名叫薛元禮。 此人乃是西夏重臣,西夏經過了大梁太后和小梁太后的鬧騰之后,又有了在三國之間周旋的國力,此人功不可沒。 薛元禮在永安三年時候,提出了【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經國之模,莫重于儒學。昔元魏開基,周齊繼統,無不尊行儒教,崇尚詩書,蓋西北之遺風不可以立教化也。】的觀點,并且提出了一整套的提倡漢學的政論。 這個提倡漢學的政論,得到了李乾順的支持。 大小梁太后在位期間重武輕文,甚至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民生凋零,千里赤地、易子而食并非傳說。 而李乾順同意了薛元禮的尊儒,提倡漢學之后,下令在蕃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門國學,專門成立了一個名為“養賢務”,專門督辦此事。 而西夏上下共有三百多養賢務的學院,這些學院有官府提供廩食,設置教授,進行培養,尊周禮而行。 這也是一策弱化梁家影響力的政論,名曰同化,屬于打不過就加入的典型。 實行和提倡漢學,是和梁家爭奪社會話語權的一個政治手段,雙方在這件事上,打的頭破血流。 “倒是薛中丞,這起床的時候,有些匆忙呀。”黃彥節笑著揶揄道。 薛元禮低頭一看,自己居然穿的衣物是襟向左掩,這可是漢學中,代表著蠻夷的著衣方式。 黃彥節看著薛元禮說道:“當初我大宋官家批閱札子的時候,喜歡說:嘴里都是大義,可是這心里呀,都是生意。這話,也送給薛中丞。” 薛元禮是西夏提倡漢學的急先鋒,但是他的內心是否真的認同漢學,從他這下意識的穿衣方式,就能看得出來。 這也是眼下西夏人很苦惱的地方,對于漢學社會的穩定極其羨慕,【經國之模,莫重于儒學】,卻又不想放棄自己勛貴身份的特權,這就是西夏漢學始終不興的根本。 這也是梁家在大小梁太后下位之后,依舊保持著巨大影響力的根由。西夏的黨項勛貴,不懂這個道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