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零三章 天災還是人禍-《北宋振興攻略》


    第(2/3)頁

    “這是臣子們在為官家分憂呀,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官家事必躬親,還要他們有什么用。”趙英也是無奈,他做的這個分類架,就屬垃圾筐最大,就這每天還要裝滿。

    “宗相公的札子,官家。”趙英將宗澤寫的一封札子遞給了趙桓,趙桓看了幾眼,臉色終于變的凝重了幾分。

    “官家為何如此模樣?”趙英不解的問道。

    趙桓沒有回答,翻著厚重的札子,說道:“把李太宰的札子翻出來。”

    趙桓看完了李綱的札子,終于臉色輕松了幾分,但依舊一臉凝重說道:“回燕京歇一天然后回汴京。”

    “官家,到底出了什么事?”趙英聽聞也是一陣驚訝,得虧是遼陽戰事暫時告一段落,要不然官家豈不是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趙桓將兩本札子,遞給了趙英說道:“長江水患。圍垸皆潰,湘陰一帶,水深齊屋脊,雨停未退,漂沒商民之財畜物,不可勝計,連蘇州府府衙都積水三尺有余,荊湖兩路是重災區,險情刻不容緩。”

    “兩川,兩荊、兩江、兩浙,約有農田兩千萬余畝受災,現在已經統計出來約有數十個州縣被大水圍困,已經死了十四萬人!”

    “如此險情,那個蘇州知府!還在給朕上問安的札子!廢物東西!以瀆職查辦此人!朕給他知府是讓他牧守百姓,他牧守了什么?!整日里只顧著搜刮地皮嗎?!”

    趙桓可是剛剛看完蘇州知府的札子,通篇廢話的錦繡文章,沒一句提到了洪災。

    【歷史事件提醒:長江洪澇災害,重災區有洞庭湖區、鄱陽湖區、荊江、漢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帶。其以唐治理最好,每十八年發生一次大范圍水患。而宋則每五年發生一次水患。】

    趙桓看著資料提醒,就是一陣頭皮發麻,大宋養士一百六十年,就養了一群廢物中的廢物!

    趙桓剛才還在長吁短嘆自己是不是矯枉過正,可是這幫人立刻就給自己掉了鏈子。

    漢唐治水,那是一等一的強,這還是在漢唐的降雨量遠大于宋明清的情況下,黃河就是一個例子。

    在唐漢時候,黃河安穩了四百五十余年,要不是宋朝三易回河,還能安穩下去!

    當然降雨量大,黃河沉沙較少,對治理黃河的確有很大益處。

    但是長江流域的降雨,可是從漢唐到現在都未發生變化,這大規模的洪澇,每五年出現一次!

    尤其是在今年長江流域的降雨,相比較以往,并沒有增加多少的情況下,居然圍垸皆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吉林市| 岑巩县| 礼泉县| 邵阳县| 彰武县| 香港 | 安顺市| 永登县| 鄢陵县| 满洲里市| 高淳县| 安仁县| 高陵县| 富锦市| 信宜市| 延安市| 穆棱市| 迁西县| 和顺县| 宁都县| 上饶市| 亚东县| 威信县| 蒙自县| 诸城市| 葫芦岛市| 泗洪县| 连云港市| 通州区| 萨嘎县| 哈尔滨市| 张家港市| 广东省| 宜州市| 金坛市| 米林县| 乌兰浩特市| 车致| 陆川县|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