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桓下令將孔端友的衍圣公的帽子給摘了,并且還回了文廟之事,在朝堂上傳的沸沸揚揚。 而官家帶著一肚子的悶氣從燕京南下的消息,也讓整個汴京城進入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局勢! 要知道在《吊古戰場文》一事中,朝堂上有很多官員,或多或少參與或者間接參與了推波助瀾。 就是沒有推波助瀾,作壁上觀而不加以制止,其實就是縱容。 人人自危的汴京城官員和那群搞事的文人們,這才想起了官家在汴京城的時候,給他們的壓力有多大。 而那個掌控著天下兵馬的官家,正從燕京殺回來興師問罪! 朝臣、百官、太學、書舍參與炒作《吊古戰場文》的人,惶惶不可終日,相互檢舉揭發和請罪的札子,雪花一樣飄向了諫臺,然后轉呈給已經走到了趙州的官家! 趙桓離開了燕京已經有半月有余,他的車駕走的很慢,沿路需要親自考察一下河北路上填坑的事。 當初的趙光義挖這個坑有多大,現在的趙桓填這些坑就有多難。 中安換已經在心里罵了不少多少次趙光義這個從心貨了。 當然還看了看燕京到黃河渡口的馳道的修建情況。 和云中路不同的是,河北路上的馳道修不了六十九米那么寬,只能二十四米左右的寬度。 多河流多橋梁,條件沒有云中路那條,大同到奉圣州的那條馳道好修。 趙桓批準了二十四米的馳道。 施工情況良好,進展一切都很順利。 說不定明年的時候,他可以乘著火車唱著歌,帶著大小老婆吃著火鍋去燕京呢。 趙桓自然看到了那些謝罪的札子。 百官們的心思他也可以理解。 在趙桓回京之前,能刷點印象分就刷點,能表現好點就表現好點,能立點功就立點功! “這會兒知道怕了?早干啥去了?”趙桓略微無奈的將一堆垃圾的札子,放在了框子里,這都是要歸到垃圾的那一堆里去準備燒了。 不能歸檔。 札子全都是讒言!這要是歸了檔,太丟大宋的臉面了。 【功參二儀,澤垂萬世;仰惟鑒歆,永綏遠祚?!? 【孔端友說你的功績可以比肩天地,恩惠可施及子孫萬代,天下百姓應該仰視你,而你的恩澤可以永遠流傳下去?!? 趙桓看著翻譯就一陣的肉麻,這群文臣們罵起人來不帶臟字,夸起人來,讓人脊背發涼。 這種話聽多了,很容易飄飄欲仙,就不把自己當個人了。 搞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壓根沒有用! 他已經命令程褚帶孔端友來見自己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