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克魯倫巴爾露天鐵山,是露天礦,鐵料比大宋國境內的鐵料質量稍微好了一些,不過好在產量極為豐富。 后世某個茍延殘喘的弱國,還在依靠這鐵山活著,可想而知,儲藏量有多大了。 趙桓報這個數字,隨口一報,不用等到那時候,自己的大軍已經將契丹全境,給全部征服了,還能留給他一百年不成? 耶律斜從袍子里拿出一封書信,說道:“官家,這是國師的手書,還有鐵山開采的一些建議,國師果然慧眼,已經提前知道了官家要鐵山了。” 趙桓搖頭,說道:“朕的子民為你契丹人戍衛,是要付出血的代價,這個代價是昂貴的,遠高于礦山的價值。你要知道,朕也是體諒宋遼兩國的友誼,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趙桓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越來越合格了,這謊話說起來,看起來有理有據。 大宋軍卒哪里是給他契丹人血戰?目的只是保證大宋的云中路的軍事安全罷了。 事有不對,戰況緊急的時候,腳底抹油,轉進如風這都是基本操作。趙桓絕對會明面的寫到詔書之中,防止王稟等將領生了誤會。 “謝官家仁義,官家的仁慈,如同自亙古以來懸掛在天上的太陽一樣,照耀著大地。官家的才能,如同漢河(銀河)的繁星一樣,將永遠閃耀在星空之中。官家的智慧,將保佑漢契兩族的友誼萬古長青。”耶律斜高聲誦道。 “難為你了。”趙桓搖頭,這么惡心的話,他都聽不下去了,也不知道耶律斜是怎么面不改色的說出來的。 趙桓看了看臺諫坐著的數名言官,看著他們快吐了表情,就知道他們肚子里已經有了一車轱轆的話要說。 可惜,當著外臣的面頂撞皇帝,他們還沒那么沒品,噴皇帝是他們的職責,但那也是關起門來噴。 耶律斜說完之后,看著朝堂之內的眾多官員的表情,就知道自己這話說的不合時宜。 他這個說話的習慣,是因為他本身就是遼國的官員,遼國朝堂,大家都這么說,他也習慣如此。 林幼玉也有說排比的習慣,都是跟遼國人學的。 大宋的朝堂和遼國的朝堂不同,大宋的朝堂喜歡罵皇帝。 耶律斜趕緊說道:“官家,除了鐵山還要什么嗎?” 趙桓聽到耶律斜的話,一口水差點噴出去。 自己收了錢,還要了人一座最大的鐵山,就覺得自己挺苛刻了,其實心里已經,有些過意不去了。 結果耶律斜居然問自己還要什么! 看來契丹人在草原上的日子,真的風雨飄搖。 “算了,契丹人自己日子也不好過。朕再要就是趕盡殺絕了。”趙桓想了想,不再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畢竟他不能真的把契丹人趕盡殺絕,大宋練兵這幾年,還需要契丹人吸引金人的火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