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桓清了清嗓子,看著下面如臨大敵的諸位大臣,就連連搖頭,自己就講個故事而已,用得著嚴陣以待嗎? “有一只小毛驢馱著鹽過河,它滑了一下,摔倒在小河里,一些鹽融化在水里了,當它起來時覺得輕松了許多,這件事使它很高興。” “幾天之后的一個早晨,小毛驢又馱著一些棉花過河,它心里想上一次馱著鹽過河,摔倒了,起來很輕松,這次也一定會過。” “這個時候,他為自己的聰明沾沾自喜,這時它覺得天仿佛也更藍了,太陽悠閑地漫著步,樹更綠了,花兒也更鮮艷了,小河嘩嘩啦啦地流著像是在唱歌,到處充滿了喜悅。就這樣,它越想越起勁,竟放聲歡呼起來?!? “然后小毛驢走到河里,故意摔了一跤,就跌倒了水里,當他起來的時候,發現身上的棉花又重又沉,他很吃力的走了兩步,被河水沖走了?!? “天變得又黑又暗,太陽也躲進了云朵里,樹變得沒有一點兒精神,花兒垂頭喪氣的,小河嘩嘩啦啦地流著好像是在哭泣,到處死氣沉沉?!? 趙桓講完了這個故事,朝堂中的眾多大臣們有幾個人笑了。 這是一個給小孩子講的故事! 一個漏洞百出的一個故事!跟前面官家講的兩個故事根本沒有可比性! 一名言官臉上掛著志在必得的笑容站了起來,說道:“官家,臣有一言” “不!你沒有!”可惜這名言官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宇文虛中粗暴的打斷了。 宇文虛中反而站了起來,說道:“官家,臣御下無方,還請恕罪?!? 趙桓示意言官和宇文虛中坐下說話,他沒有生氣,本身這個故事講給小孩子聽,小孩子都會問一句,驢這么聰明嗎? 講給朝中大臣們聽,朝中大臣能找出一萬個理由,來反駁這個幼稚的故事。 但是這個故事真的講的毛驢嗎? “景德元年,大宋與遼國簽訂了澶淵盟約,互相約為兄弟之國,百年承平直到遼國被金所滅?!? “當是時,遼國已經建國八十八年,兵鋒不利,即使坐擁燕云十六州,依然對我大宋無可奈何。和驢背上的鹽一樣。當時國內百廢待興,也需要休養生息。” “但現在,靖康元年,金國建立剛剛建國十一年,就已經把遼國打的只剩下一口氣?!? “當時與遼國議和,正是基于遼國無力南下,當時的寇相已經看出了遼國的后繼無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