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頭是趙構的求助,讓趙桓派出武將幫助趙構平叛。一頭是楊欽、韓子昂二人在牢中。 得看官家怎么選了。 幫趙構,維持表面的統治,就是同意趙構的所謂吳王自立,按時繳納稅賦,然后派遣武將平定楊幺等人,自然趙構坐得穩,趙桓這個皇帝,也做的省心。 幫鐘相的兒子鐘子昂,亙古未有之事。但是李綱怎么都覺得官家會選擇后者。 趙桓想了想說道:“鐘子昂不能放,得留在京中。他是那個什么楚國的太子。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他鐘子昂得留在汴京。” “倒是楊欽可以商量下,朕決議招安楊欽,可以給他封一個水師教頭,同理楊幺等人,一樣的水師教頭,都是從九品的小官,幫朕在洞庭湖訓練水軍。” “李太宰以為如何?” 李綱久久沒有說話,鐘相是造反,這皇帝幫叛軍,哪里有這種道理? 但是李綱總覺得這樣做,有利于推動官家的改制。 對于官家,李綱總算是琢磨出點味道來,在官家心里,最重要的不是勛貴和士大夫,而是那些土里刨食的百姓。 “臣以為,可以給楊幺、楊欽更高一點的官職,比如水師統制?”李綱試著問道。 趙桓想了想,一個從九品的官,還是小了點,這群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起義軍,既然已經決定招安了,那就不能那么吝嗇,兩個統制而已。 統制乃是舊兵制的官職,是一個派遣。 “楊幺和楊欽二人可以為統制,每人一個七品官,然后其他幾個人,都是教頭,從九品,負責在洞庭湖替朕訓練水師。如果楊欽不愿意,那就跟著鐘子昂在牢里關著吧。”趙桓告訴了李綱他的決定。 他對這群走投無路,不得不起事的百姓是有偏愛的,但是朝堂的法度不能亂。 封兩個七品的官,已經是趙桓能夠拿出最大的官爵了。 他們無功而受祿,在往上升,那對不起在邊地舍生忘死的軍卒了。 所以,趙桓授予的是舊官職,都是小到不能小的官,對于新軍爵,那是趙桓把控軍隊最為重要的手段,無功不可授。 這也是種師道在交給趙桓新兵制的時候,反復強調,告訴趙桓,這個兵制的注意事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