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官家,眼下最重要的事,乃是定國本,以安民心。”汪博彥站出來說道,他是趙構冊封的左丞相,尚書左仆射。 “汪太宰所言有理?!壁w構點頭說道。 國本是什么,就是太子。 但是趙構目前,沒有兒子,他之前有一子,早早夭折。 現在趙構的王妃還在汴京城里,肚子里有個娃娃,還未降生。 所以,趙構必須趕緊生一個兒子出來。 否則汴京那邊萬一是個兒子,那就是正統,萬一汴京皇帝給未出生的娃,冊封一個吳王世子出來。 趙構圖謀的一切,都給汴京做了嫁衣。所以,生一個娃,是趙構迫在眉睫之事。 對于太子之位,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現在畢竟沒有稱帝,所以只能選世子過度一下。 “汪太宰以為如何是好?”趙構問道。 汪博彥沉吟了半天說道:“此事,臣不敢多言。” 現在趙構沒有世子,但是在汴京的王妃,肚子里有個娃,如果讓汪博彥說,那就是等孩子出生,如果是男丁,就立汴京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做世子。 趙構笑道:“開選秀,擇良人入宮。在未有男丁時,朕欲先擇兩個趙氏宗親,以繼承國家社稷。以防不測?!? “不知汪太宰以為如何?” 汪博彥沉默,正統性上,肯定是選擇汴京肚子里的孩子最為合適。 但是看趙構的意思,現在是必須馬上定下來,以防止汴京掌握主動。 但是他實在是不想如此。 大宋仁宗皇帝無后,然后從濮王趙允讓的孩子中,選了趙曙為養子,并定了趙曙為太子。 仁宗皇帝仁義一生,崩后傳位給了趙曙,趙曙也就是宋英宗。 但是趙曙在仁宗死的時候,就直接稱病,連仁宗下葬,都未曾親去。 結果在仁宗皇帝剛剛死了十四個月的時候,宋英宗,也就是仁宗的養子趙曙,就動起了歪腦筋。 他朝議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濮王趙允讓。 朝廷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應該稱仁宗皇帝為皇考,而稱濮王為皇伯。 一派認為應該稱仁宗皇帝為皇伯。 也就是說宋英宗這個養子,不想認仁宗皇帝當自己爹了。 這場政治事件,被稱之為濮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