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佶現(xiàn)在異常的痛苦,在李師師來了這一個月的時間里,他作長詞了二十多首,經(jīng)過趙明誠的鑒定,尋找了不少的古畫,挨個都題了詞。字那是絕對的好看,瘦金體冠絕天下。 可是現(xiàn)在他手里的錢不多了。 “童貫!朕上個月還剩著四千萬貫!這個月就只有一千萬貫了嗎?”趙佶茫然的問道。 童貫點頭,說道:“官家,這錢它是有數(shù)的。各地撲買也沒到交份子的時候,而且據(jù)坊間傳聞,各地的撲買已經(jīng)聯(lián)結(jié)準備向汴京繳納商稅。而農(nóng)稅,官家,倒是快收稻谷了,能征點。” 趙佶點頭,這才對。這才是富有的大宋,隨時隨地都可以征稅,供他吃喝玩樂。 “那就不需要擔心了。”趙佶極為滿意。但是童貫依然憂心忡忡的說道:“官家,禁軍只剩下十二萬人了。” 趙佶滿不在乎的說道:“十二萬人好啊,省的我給跑掉的禁軍發(fā)軍餉了,不是嗎?還能剩下點錢,一個月的月俸就要吃掉我三百多萬的銀錢。朕哪里有那么多錢給他們!” 童貫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官家,咱們回汴京吧。” “臣附議。”蔡京終于站了起來,到御前說道。 “官家,這點錢到汴京剛剛好夠用。” 蔡京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沒錢了。 四十萬大軍駐扎在臨安城下,每天吃穿用度,一個月就得上千萬貫,特別是在這邊小朝廷,沒有糧草的情況下。 所有的糧草供需一應靠買,日子就會過得更加艱難,錢也就會花的更快,雖然他填補了一點,但是依舊是杯水車薪。 現(xiàn)在又多了個李師師這種花錢的大頭,看似二十多副古畫而已,但一副畫均價五十萬,這個月,李師師一人攛掇著趙佶購買了過千萬的古畫! “這些古畫,朕打算賣了。你們想想,本身古畫就極為值錢。朕在御筆親自書寫的詞,這價值肯定大漲。你們以為朕每天就是花天酒地嗎?沒想那么多其他的事嗎?”趙佶洋洋自得說道。 而童貫和蔡京齊齊搖頭,這古畫是值錢,可是題上你趙佶的字,那就不值錢了! 太上皇并沒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大宋的皇帝了,沒有一言九鼎那種權(quán)力。 而最主要的是,太上皇在江南不得民心,這古畫本來騰挪都是在江南這片區(qū)域內(nèi)交易。 趙佶在江南的民心…… “童貫,你去賣。一定要賣個好價錢。”趙佶大聲的說道,似乎還不滿意,對著李師師說道:“朕跟你說,這二十多副畫,絕對能賣個天價出去,朕這十二萬人,一年的糧錢就都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