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不得不如此,而且速度必須要快,否則大同府的契丹人,很可能會死于宋人的刀兵之下。 趙桓自然也看到了響箭,他非常嚴肅的對著種師道說道:“令軍卒們,系上紅絲帶吧。” 紅絲帶可以系在胳膊上,也可以帶到脖頸處,只要有此標識,就是宋人,沒有這樣的標識,就是敵人。 夜戰本來就是極度兇險,誤傷在所難免。 系上紅絲帶,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寓意。 那就是屠掠三日不封刀。 大宋軍卒已經鏖戰數月,他們的神經已經麻木,他們需要宣泄,同樣大宋皇帝也需要震懾大同府的契丹人和金人。 沒有血流成河的殺戮,怎么可能震懾敵人? 沒有血的復仇,太原、忻州、雁門、朔州、山陰、文水等地的宋人的亡魂!如何瞑目?! 趙桓如果不給宋人報仇,他這個皇帝還有何用?! 太原城破,太原人是這個下場,大同府城破,大同府的金人和契丹人同樣這個下場! 這是大宋!對待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殘忍! 但是趙桓依然下令,只是清剿大同府的契丹人和金人。 紅絲帶在臂膊上飄揚著,大宋軍卒離城池本來就不到兩千米,他們穿著鎧甲,踩著已經放下的吊橋,進入了整個大同府。 沒多久,整個大同府的護城河的水的顏色,就變了個模樣,不再清澈,而帶著血紅。 趙桓就坐在離大同府兩千多米的地方,看著沉重火光沖天,看著大宋軍卒不斷的砍翻一個個金人,掉下城頭,也看著一個個悍不畏死的宋人,被金人捅個對穿。 這就是戰爭,毫不留情。 鑄劍為犁,天下承平,只能出現在虛幻的烏托邦的世界里。 真實的世界,永遠都是弱肉強食,只要落后,就要挨打。 這世界本來就如此殘忍,但是受苦難的不應該是宋人。趙桓對自己這個皇帝的職責,領會更加深邃。 他絲毫不覺得大宋軍卒做的殺戮有何過分,這個年代,不管哪一個國家戰敗之后,都是如此下場。 “報!定川門四次拉扯,我大宋軍卒已經盡數占領!第一道城門以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