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偏將軍、右將軍、左將軍、上將軍為上層軍官,分田二十頃、五十頃、一百頃、兩百頃。配金魚袋。 太尉、節度使、元帥為高層軍官,分田三百頃、五百頃、一千頃、配玉魚袋。 大元帥,分田一萬頃,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對于這一級,趙桓只打算給種師道一人,如果種師道離世,就廢除此銜。 沒有商量的余地,這個銜實在是太危險了一些。 是為新軍功爵均田鄉吏二十等。 現在地都在地主手里,怎么分?成為了一個讓趙桓有些頭疼的問題。 所以他的新軍銜的釋疑里,并沒有把分田多少寫出來。 但是。新軍銜釋疑中,解釋了為什么要分新銜。 原來那套五十二轉軍爵不能用嗎? 不能。 這就是趙桓的回答,因為軍爵五十二轉是糊弄天下賊配軍的一個夢想。 一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終北宋南宋完成這五十二轉,普通人做到建節這一級的只有兩人。 狄青和岳飛。 狄青被文臣活活嚇死,岳飛更是千古奇冤。 連螨清皇帝都看不下去,給岳飛建祠堂,又給武穆祠面前鑄四跪像。 那為什么建立新軍爵? 完全是下士可轉業安置為里長,中士可轉業安置為亭長,上士可安排為書令史、偏都尉可以安排為縣尉,是不入流品的官員。 而下都尉可以安排為縣衙從九品入流正官,中都尉可以安排為縣丞一級從八品官,到偏校尉則可以安排知縣事,縣令這一級別的正八品官員了。 這才是真正毀滅將門勛貴、毀滅士紳把持縣以下一級權力的殺手锏。 太原城里有幾處公欄,專門張貼此事,只是太原守城的時候,連太守府都拆了,這公欄,自然也是拆的干干凈凈了。 隨便找了幾塊大石頭,一些隨軍文書,開始給太原城民解釋這新軍銜的各種好處和理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