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應該是三分之二。對沒錯,很簡單的一道假定決疑,這么簡單的一道題,也難得住李太宰了?”劉益揶揄的說道。 自從李綱做了宰相之后,劉益這群舊友,就經常那這個太宰之名,來調侃李綱。 誰讓他將手頭軍器監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王重陽和劉益。 劉益每天處理軍器監的公務不提,還要研究算學,哪里有那么多時間。他現在忙的頭暈目眩,算學都是抽空研讀,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李綱搖了搖頭,說道:“這太宰之事,暫且不提,暫且不提。官家未親征歸來,我的官爵還是少卿。少拿這個揶揄。” “這道題對我很重要,劉大家給我講講吧。明日朝堂奏對要用。” “伯紀,我沒記錯的話,你是進士及第,算學當時七十二道題,全朱。當時可是出了大風頭,一時無二?!? “這么簡單的一道假定決疑之題,還能難得住你?”劉益看著李綱鄭重其事的模樣,不似作假,訝異的問道。 “我自然知道是三分之二。這不是有人有疑慮,才想到了你嗎?快給我講講,否則寢食難安?!崩罹V也是一臉愁云的說道。 他怎么能不知道這道題的答案,但是有的人提出了異議。這讓李綱異常頭疼。 “這道題未曾學過《海島》的話,自然會有些許疑問,只有兩個抽屜里放著詩經,既然拿出了一本詩經,那么另外一本書不是詩經,就是論語,二選一,為二分之一?!眲⒁驵嵵仄涫碌闹v解道。 李綱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難事,才如此鄭重,他一個少丞,真的幫不了李綱什么。 “其實這種想法顯然是錯誤的,何為假定決疑?這就是有了前提的條件,就容易產生迷惑。” “假定詩經一,詩經二在第一個盒子里,詩經三,論語一在第二個盒子里,論語二論語三,在第三個盒子里。” “既定結果是我們拿出了詩經。這樣第三個抽屜,肯定就沒抽到,不算在內。先行舍去。” “那么我們拿到的詩經,可能是詩經一,詩經二,也有可能是詩經三。” “我們要的兩本都是詩經,不管是我們拿到了詩經一,還是詩經二,那么我們都得到決。得到了詩經三則得到了疑?!? “三本詩經,取一、二,則決為三分之二?!? 劉益說完喝了一口水,他很久沒有講過如此簡單的假定決疑了,前后自恰,他很滿意自己的講解。 李綱點了點頭,這就是大家啊,說的通俗易懂到了極點。 “說說什么事吧。”劉益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