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還是說天公不作美?突遇冰雹? 還是說五路大軍互相掣肘,互不馳援? 還是說西軍剛平這宋江起事,又打方臘,西軍連個修整的機會都不給,奔波數萬里難道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還是自己中了敵人的詭計,輕信三倍遼軍沖陣,被小股遼軍嚇退? 還是說大宋禁軍披甲不足一成?軍士畏戰?軍卒士氣低迷? 還是說戰后為了拿回燕云十六州,用數年積蓄贖買燕云十六州,把原來給遼國的歲賜給了金國,還每年加了一百萬貫? 還是說吳敏一家就抄出了近四千萬的家財? 他實在不知道從何說起,索性不說,他是在懶得說,自己不是沒有勸諫過自己這位太上皇,可是他就是不聽。 “朕讓你把七萬捷勝軍帶到臨安來,為何沒有帶來?”趙佶忽然問道。 童貫俯說道:“官家,捷勝軍都在秦鳳路,這七萬精壯男兒,本來就只是老臣節制,實際聽命的軍都指揮使,統統是西軍之人,老臣對這只捷勝軍未曾實際掌控。” “老臣去領軍之事,軍都指揮使卻先得了帝命,隨種師中前往了晉中,支援太原了。官家。” 童貫低著頭,他的嘴角有一些笑意,自己壓根就沒去捷勝軍的軍營,他在文德殿參加了新帝的廟算。 新帝的廟算只從戰略出,具體征戰全權交給了率臣,而且所謀的大同府和營州渝關,是燕云十六州的兩個支點,占領這兩處! 大宋北境絕對安泰百年! 至于為什么笑? 童貫笑自己而已,他已經老了,太上皇也老了,這天下既然已經是新帝的了,就放心大膽的交給他折騰不好嗎? 為何要復政呢? 罪己詔都下了,天下之官民,哪個心里還真心歸附?現在的依附的各路,所圖甚大! 趙佶臉色陰晴不定,他始終沒有得到捷勝軍為何北上的情報,也只能偏聽童貫一家之言。 以兩人朝夕相處大半輩子而言,趙佶知道這童貫沒有說實話,可是自己有能用的人嗎? 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