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的父親,之所以將女兒嫁給趙明誠,完全是看在趙明誠的父親,是當時是尚書右丞的趙挺之。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物質和權利為基礎的包辦婚姻。】 【不會因為李清照在十多歲寫出不知負國有奸雄,單說成功尊過勞,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將安眠而改變。】 【也不會因為李清照在十多歲寫出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而有任何改變。】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趙桓皺著眉,心中五味陳雜。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瘋子說的這句話。 就連李清照這樣的奇女子依然無法擺脫世俗的束縛,其他女性地位可想而知。 …… 筆尖鋒利,還是兵戈鋒利?要是在此之間,趙明誠肯定大呼必然是筆尖鋒利,青史留名和遺臭萬年,任誰都知道該怎么選。 不過現在他的回答是兵戈鋒利。 他曾悄悄跑到陳州門下看著陳州門慘狀…… 兵戈著實比筆鋒鋒利,而且不是鋒利了一星半點兒。 他不認為自己刀斧加身,能不害怕,在趙桓的步步緊逼之下,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用力一拜久久不起。 這是耍流氓了嗎?不放人就不起來的行徑嗎? 趙明誠拜倒在地,拉了下李清照,希望這位名冠京城的才女能為自己說點好話,妹婿李擢可不能死了! 趙明誠好金石之物,家資很薄,只能依靠李擢的接濟,要是李擢死了,他就是去了經濟來源。 李清照在江州之事之后,就已經徹底看不起趙明誠了,今天被強拉著過來,完全是想借著自己的名氣增加點求情的分量而已。 看到陳州門慘狀的李清照,根本不愿意為那個玩忽職守,導致四萬軍民,倒在金兵刀斧之下的李擢說情! 趙明誠再拜,她也不為所動。 “陛下,李綱求見。”沈從進來匯報,他對李清照沒什么興趣。 “宣。” “朕意已決,你們走吧。這還有軍國大事。”趙桓直接趕人了,對于趙明誠他是在懶得搭理。 李綱進來也是好奇的看了一眼正在離開的李清照,心中駭然,果然是老趙家的種兒,愛人妻這一點,一點都沒變啊! 不過這不在他的管轄范圍之內,而且這種風流韻事,眼不見為凈就是。 “陛下,金兵驅趕漢賊軍投擲了大量瘟疫的衣物,飄進了汴京城內!”李綱有正事要做,將知道的事說了一遍。 趙桓心中大喊臥槽,這生化戰都來了,要不要這么先進! “本來陳州門已有近四萬軍民死傷,城內準備好了防止瘟疫的青蒿,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可防瘟疫。只是陛下,此等絕嗣之事都做出來了,金兵亡宋之心昭然若知,請陛下一定了解,金兵的決意。”李綱還是在勸諫。 即使趙桓做了這么多事,殺李擢都干出來了,但是李綱還是害怕趙桓耳根子軟,聽了朝堂上投降的話,選擇投降。 “太原傳來消息,金兵揚言,如若太原繼續負隅抵抗,破城之后,十日不封刀,任意劫掠。陛下,金兵要亡大宋,而絕非為了些許錢財。”李綱伏地勸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