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轉眼間,六月份便到了。 一中已經完成了一輪復習,第二輪復習即將到達尾聲,九月份高三開學之際,應該有望進行第三輪查漏補缺。 楊玉英對現在高中的效率,也是相當佩服。 等她將來回皇城司去,可以跟鄒掌事商量一下,把一中的教學經驗和教習們分享分享,為她未來的后輩們做做貢獻。 后來這事還真讓楊玉英給辦成了。 鄒掌事做得也相當體面,把此類教學法命名為楊氏教學法,還把楊玉英的畫像掛在教室后面,事跡寫得清清楚楚,讓每一個新入皇城司的少年們,第一時間先了解楊某人的偉大事跡。 至于楊玉英高興不高興,反正她也不會表露出來,唯一做的就是甩鍋了下,說這種種先進的,澤被后世的教學方法,她是完全不敢鞠躬,那都是先輩們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她最多是個搬運工而已。 可惜,這番話完全沒用。 后來皇城司的新人們,依然對赫赫有名的楊玉英,楊大顧問印象深刻,每個人提起她都要十分熱情地咬牙切齒一番。 這是后話了。 楊姑娘目前正從學校請好了假,赴《國魂》劇組去拍戲。 片場借了穆老名下的一座歐式古堡用。 楊玉英一到,就見來接她的工作人員臉上都曬出一層油光。 她其實不明白,為什么非要選六月這樣的日子開機,正值六月,天氣越發熱,尋常人便是坐著不動也是汗流浹背,劇組的演員們在烈陽下一遍又一遍地拍戲,實在是辛苦得很。 楊玉英到覺得還好。 她演的林榮是個美人,而且是那種略有些驕奢的美人,因著張旭不差錢,道具服裝這邊給她精挑細選了六十多套衣服,從參加宴會需要的禮服,到逛街的常服,再到學生裝,畫畫時穿的衣服,尋常在家的居家服,每一套都精細中透著華貴。 可其實整部電影一百五十分鐘,林榮的戲份加起來也就二十分鐘左右,這里面大部分的服裝,根本就不會出現在大屏幕上,純屬浪費。 楊玉英演了一出畫畫的戲。 張旭感覺雖然可以,但他想要看看不同的角度,一干工作人員著急忙活地沖過去重新設置布景,更換道具。 “老李,你們都過來,講一講,大家看看,等一下要一個背影……補光的時候注意一下。” 整個團隊都是張旭用慣了的,完全合拍,也理解他的需求,很多話別人聽了可能一頭霧水,他的團隊一聽就知道導演要的什么效果。 攝影師老李點點頭:“行,我知道了。” 光是一個背影,楊玉英拍了六十遍,各個角度都在拍。 她終于知道拍電影和拍電視劇的區別了。 張旭看她神色有點奇妙,不禁笑道:“這算什么,一個鏡頭拍個三五天,那也不是新鮮事。” “就說這林榮,她是整部電影的線索人物之一,很多人,包括很多外國人都因為她,為我們炎黃提供了不少幫助,那她必然得是個立得起來的角色才行,否則我們這部電影就顯得不符合邏輯。” “林榮,著名畫家,一個炎黃國的人,在那樣的時代,在國外備受推崇,無數人喜愛她,她必然有她的個人魅力,其中最顯著的吸引人的地方,卻是她的美貌。” “在我的電影中,林榮不只是英雄人物,她還是一個可以恃美行兇的女人。” “要拍出這樣的美麗,我已經做好了拍一百遍,甚至更多的心理準備,不過你本身就上鏡,人長得好,符合角色需要,人又靈透,我們老李說了無數遍,拍你省心的很,想來不需要太費力氣。” 正說話,那邊有人喊:“導演,要變天了。二組那邊的室外戲怎么辦?” 張旭略一抬頭,天邊果然黑云遍布,笑道:“急什么,變天有變天的拍法。” 他回頭對楊玉英笑道,“別的劇組怕變天,我們《國魂》不一樣,《國魂》要的就是風云變幻,這天變得好,說明老天爺在借力于我呢。” 楊玉英:“……” 就現在這時節,剛才還烈日當空,轉眼便大雨瓢潑而下,變天有什么新鮮的? 張旭看了看天,放下楊玉英,跑去和二組的導演交代話去,楊玉英坐下來接了身邊小助理遞過來的熱奶茶,慢吞吞地喝了口,就見閃電霹靂,雷聲陣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