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玉英蹙眉,總覺得張溫酒的聲音里好像有很多很復雜的意味,似乎有些疲憊。 她沉吟片刻,閉目沉思,盡力去搜刮原主的記憶。 如果現在是原主在這里,或許很難清清楚楚地將她十歲時拍過的一張照片,而且還不是多么重要的照片記起來,但是楊玉英可以。 就連原主已經不記得的東西,其實也藏在她的識海中,楊玉英只要想就能翻閱。 半晌,楊玉英睜開眼:“我想起來了,應該是來山里援建學校的一位小先生,為我們照的這一張照片。” 張溫酒坐直了身體,吐出口氣:“你能不能回憶一下,你和攝影師熟悉不熟悉?他有和你說過什么嗎?有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過?” 他似也感覺到自己追問的略顯急切,深吸了口氣,平靜下來。 楊玉英仔細想了想,輕輕搖了搖頭:“抱歉,我們實在沒有太多的交集,我當時應該是小學五年級,是我們班的班長,曾經到是被拉去給這位年輕的小哥哥獻過花,不過小哥哥好像不喜歡這種面子工程,后來就沒有后續了。” “好像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了小哥哥,我們兩個到是同行了一段,當時山路難走,小哥哥背著我走了十幾里地,把我送到村口才分開,當時只顧著趕路,誰也沒有說話,別的,應該沒有什么。” 張溫酒怔了怔,似乎有些失望,又似乎沒有。 他沉默地看著照片,嘆了口氣,隨手從包里取出一個筆記本。隨手打開,盯著里面的文件夾看了看,信手打開。 楊玉英掃了一眼。 文件夾有3G大小,里面都是照片。 各種各樣的照片,有拍人的,拍山水的,拍房子的,哪怕是一棵有趣的樹,一段有趣的馬路,攝像師都拍了下來。 楊玉英感覺這個攝影師,簡直比現在的照片狂魔還要瘋。 如今好多人喜歡拍照,喜歡發朋友圈,見什么拍什么,但這是因為手機拍攝非常方便,隨手一拍就行。 但是數碼相機就專業得多,也麻煩得多。 奇怪的思緒在腦海中飛過,楊玉英忽然一驚。 她剛才看到的,她十歲時,在學校里和同學跳皮筋的照片,顯然就是這些照片里的一張。 她忍不住有些奇怪,轉頭地看了看張溫酒,上一次拍攝《國寶》時,楊玉英和這個人有過交集,本能地觀察過他。 張溫酒是個很聰明的生意人,但是他應該沒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更沒有罹患超憶癥。 文件夾里所有照片加起來足足有一千多張,各有不同,人物照最多,光是主題為學校和學生的,她只掃了一眼,就看到幾十張。 楊明哲十歲時的容貌,同她長大以后一定有很大的變化。 楊玉英和楊明哲就更不像了。 張溫酒卻因為看到了自己,就從七年前的一千多張照片里,找到了有她的這一張。 楊玉英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一個畫面,眼前這個年輕人日日夜夜地坐在電腦前,一遍又一遍地研究這一千多張照片,每一張都牢牢地長在他的腦海深處,永不忘懷。 張溫酒笑了一下:“好,謝謝你,我知道了。折騰了這么長時間,很累吧,我現在送你回公司。” 楊玉英點了點頭。 一路送她回到公司,張溫酒才輕聲道:“這是我的名片,關于那個照這張相片的人,如果你有想到什么,無論是什么,都請你隨時告訴我,什么時候都行,好嗎?” 楊玉英連忙答應下來。 她因為能體會出張溫酒說話時口氣的堅定。 她想,張溫酒今天能千里迢迢從帝都趕到蘋果臺的演播廳,只為了問她一句話而已。那么改日,她想起來的哪怕是芝麻綠豆的小事,最好也在第一時間告訴他,哪怕是深更半夜,哪怕他正在處理某些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件。 楊玉英打了個激靈,趕緊回宿舍休息,這一整天下來,即便是她也累得渾身骨頭都是飄的。 只是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她竟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忍不住爬起來,拽過電腦,開始查張溫酒的相關資料。 沒辦法,真正沒有好奇心的人,是做不了‘楊玉英’的。 張溫酒身為張氏集團總裁,卻著實有些神秘,大部分資料都未公開,不過以楊玉英現在的技術,對付當下的網絡到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