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何謂因果? 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原因和結(jié)果,可從修道之士的角度來看卻是羈絆、是證道的考驗。 俗話說,種什么因得什么果。 你今天往地里種了一顆種子,來日就會長出一顆果實。 古長青那日收了這水鬼,他日修道路上必會因水鬼而生出許多枝節(jié)。 修道,修的是自然和圓滿,講究無憑無根。 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羈絆,清心寡欲,獨立于宇宙之外,那這個人就是真正得道了。 可世上哪里有人沒有羈絆呢? 因此,這羈絆因果就是修道路上必須要解決的,這就是證道的考驗。 說了這么多,意思就是古長青必須要為水鬼去報仇。 這就是因果。 古長青躺在床上,又看了一會道經(jīng),很快就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在太一觀學(xué)道的另一個居士帶著齋飯來到了道觀。 這位居士名為徐寒山,古長青一般稱之為山叔。 徐寒山今年虛歲四十有三,是峨眉山下小望村的村民,四十三年來一心學(xué)道,可到底沒有道心,終是做不了道士。 他近的去過峨眉縣所有的道觀,遠(yuǎn)的甚至去過北京的國子監(jiān),無一例外全都將他拒之門墻之外。 一則是因為他沒有道心,二則是因為他實在年紀(jì)過大。 一般而言,學(xué)道之人在二十歲之前就基本定性。 二十歲前沒有道心的人,一生都不可能擁有道心,就算得了機緣有了道心,此生的成就也僅此而已。 誰會收一個這樣的人呢? 徐寒山輾轉(zhuǎn)多年,最終回到峨眉縣。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太一觀觀主莫名真人卻親自找到了他,說可以讓他來觀里做一名居士。 這讓徐寒山感恩戴德,從此在太一觀做了一個居士。 為了報答莫名真人,徐寒山還承包了太一觀的伙食。 一日兩餐,他都在家中做好,而后送到觀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