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章一六三 博弈(上)-《第一氏族》


    第(1/3)頁

    到了將軍府,王柔花親自去下廚燒菜。

    雖然她心里是最想好好給趙寧做一頓燉羊肉,犒勞他這一年來,在燕平城為家族奔波的辛苦勞碌,但她明面上仍是給足趙北望顏面,說是要好好招待趙遜一番——當然,這話也不全是假的。

    雖然王柔花看似對趙北望很兇,但實際上卻是很注重趙北望的尊嚴,要不然他們夫妻關系也不會這么和諧。

    趙寧本想去廚房給王柔花幫忙,他現在的廚藝也不錯,而且因為前世記憶,很想多陪陪對方。

    他剛表露出這個意思,就被王柔花一句大丈夫豈有如女子一般,將精力消磨在廚房的道理,給打發到了正堂里,讓他跟趙北望、趙遜等人多談論軍國大事。

    這樣對趙寧更好。

    因是之故,趙寧等人就坐在正堂,一起交流草原形勢、家族形勢、文武之爭的形勢等等問題,倒也談得十分熱鬧。

    原本,以趙寧這個年紀,通常情況下,是沒資格跟長輩同處一室,平起平坐談論這些大事的。

    就算是杰出俊彥,得長輩看重,允許他在場,也頂多是站在一旁,安靜聽長輩之間的交流,長長見識罷了,斷然不可隨意插嘴。

    不過趙寧不同。

    他這一年來,在燕平城的所作所為,已經讓他徹底擺脫了紈绔的身份,無論是趙遜還是趙北望,現在都對他高看一眼,不管什么事都愿意聽一下他的看法。

    總而言之,要讓人對自己另眼相看,就得做出相應的成績,證明自己有實力。否則,就莫要怪長輩不會慧眼識珠。

    趙北望對家族發生的事,都很是了解,但那都是通過書信,現在聽趙遜親口詳細講述,才能更加深入了解其中的兇險與驚心動魄。

    也更加明白趙寧到底做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等王柔花做好了飯菜,眾人上桌的時候,趙北望已經不是跟趙寧喝幾杯了,而是打算跟對方一醉方休,好生痛快一番。

    要不說趙北望行事不羈,是性情中人呢,一壇子酒下肚,又聽了趙寧對朝堂形勢的見解后,他在豪邁大笑之余,都要跟趙寧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了。

    好歹是注意到了王柔花警告的眼神,趙北望這才咳嗽幾聲,收斂了幾分放浪的形骸,記起了自己父親的身份,重拾了幾分威嚴。

    趙寧看到這一幕,嘴角的溫暖笑意就沒消散過,要靠狠狠飲盡幾杯酒,才能讓自己的眼中的淚不流出來。

    前世,代州之變與雁門關慘敗后,他朝思暮想的,就是一家人能夠團圓團聚,在太平歲月里“長相廝守”,而非早早陰陽兩隔,活人只能祭奠、追憶。

    讓他連懂事、成長、盡孝的機會都沒有。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悲痛的呢?

    比起皇朝大事,能讓眼前的場景一直維持下去,就是趙寧心中最大的宏愿。

    一場家宴吃得眾人都是心情大好。

    就在大伙兒準備今天一醉方休,明日再正經布置正事的時候,關城上值守的校尉派人稟報,說是天元王庭的使節隊伍到了,問趙北望要不要開關放他們進來。

    既然來了正事,眾人再是意猶未盡,也只能不再宴飲。詢問得知天元王庭的使節隊伍里,有“王”一級的存在后,依照慣例,趙北望也得去關城看看。

    王柔花自然要是跟趙北望一起去的,雁門關的軍政大事,趙北望離不開她的這個軍師、賢內助。趙寧、趙遜當然也不會錯過,眾人這便一起到了關城上。

    從雄闊的城頭往關城前俯瞰,天元王庭的使節隊伍就顯得很卑微。他們的確執禮甚恭,好似奴仆一般,哪怕隊伍龐大,車輛眾多,在山道上一眼望不到盡頭。

    帶頭的是天元王庭右賢王察拉罕,王極境初期的強者,身著繡著金邊、右衽交領的深藍色華貴長袍,圓頂錐帽上也鑲著奪目的珠寶,尊貴之氣撲面而來。

    但此時面對關城上只有元神境后期的趙北望,察拉罕卻是彎腰行禮,賠著笑臉,很謙卑的自報家門,說明來意,請求入關。

    對察拉罕的謙恭,趙北望已經習以為常,而且明顯有著齊人面對蠻夷時,都有的優越感。他沒給察拉罕回應,反而對身邊的趙寧和趙遜道:

    “這兩個月來,天王王庭已經派遣了四批使節隊伍,想要進入雁門關,去京城給陛下賠罪,規格越來越大,領頭人的頭銜越來越尊貴,帶的禮物也愈發得多。

    “按照朝廷旨意,雁門關一律回絕,沒有讓他們入關。”

    趙寧跟雁門關上,那些面帶鄙夷、輕視之色的將士不同,在他眼中,察拉罕的卑微表現,只是一種迷惑大齊的表象,甚至是毒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