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卻說,禹在母親的撫養和蒼松的輔導教導修行之下,便是過了二十幾年。 后在他三十歲時,禹在涂山遇見了涂山氏之女女嬌,一見鐘情。 女嬌聽聞他的志向,愿意幫助他治理水患。大禹聞言大喜,一路上,兩人相互扶持。 而后,禹便與女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女嬌的本家是東夷強大的涂山氏。 那時涂山氏尚處于母系制后期,禹只能做上門女婿,過“夫從婦居”的生活。 雖說如此,但禹得到了東夷的強大支持,從此有了立業之基。 此刻,禹與女嬌夫妻之間正處于甜蜜的時光,好不歡喜,帝舜命人打探禹的事跡,之后不斷有人回報,帝舜也越來越放心。 禹正當新婚燕爾之時,卻突然接到帝舜旨意,于是夫妻間依依不舍的告別,禹從此踏上了治水之路,臨行前,禹特意去見了一次老師蒼松道人。 當時,蒼松嘆息一聲,從身上拿出一卷竹簡,遞給大禹。 而后對禹說道,“此乃為師昔日救你之時,從你父親身上拾得,乃是他的遺物,如今子承父業,該是由你接手的時候。此次盡管去治水,我會在后相助與你……” 而蒼松也并非沒有準備,又取出二物交到大禹手中。 微笑道,“此二物乃是為師特意為你所煉,斧名開山,可用來疏通河道,引水歸位,棍名定海神針,可用來探查水位,平定大海,望你好生運用……” 煉制之道,蒼松并不陌生,太清宮門下對于此門亦是有所涉獵,自家師尊在此道的理解亦是精深,所以所謂太上門下,煉丹,煉制之道,都是十分熟悉。 大禹在那卷竹簡上見到了父親所遺留的治水心得,結合自己的感悟,得出了‘堵不如疏’的治水名言。 大禹接過了蒼松的法寶,拜別了自己的老師之后,便是起程前往人族都城,朝見人族共主舜。 …… 數月之后,大禹便已到來。 人族陳都,議事殿中,舜正坐在上方,下邊則是站著群臣。 此時,一個年輕人備受群臣矚目。 此人,正是那前來覲見的禹。 只見禹躬身向舜行禮了一禮,大聲道,“微臣大禹,拜見共主,共主萬安!” 舜聞言,微微點了點頭,示意禹免禮,而后說道,“卿且平身!吾聞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