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3章 胡道廣弘-《大唐朝請郎》


    第(1/3)頁

    (昨天胸肋疼,疼的焦燥。道個歉。)

    張軍對這些外物是真的沒有任何興趣。沒有意義嘛。

    “那奴奴也不要了。”

    “無妨,你歡喜便留下幾件賞玩。”

    張軍抻了個懶腰,騎了好幾天馬,身上透著一股子疲倦。

    “一路疲憊,奴奴扶侍阿郎沐浴吧。”

    張軍扭頭看了小臉粉紅的紫蕊一眼,笑著點了點頭:“好,便沐浴。”

    也難怪紫蕊目盈秋水蕩漾欲滴,正是青春好年華,哪個不是食髓知味的時候,這可是難得的獨寵機會。

    張軍來長安的機會不多,一年都不會超過一個巴掌,不像紅蕊,平日里總能分沾些雨露,紫蕊這邊基本上就是旱著的,頂多搓搓麻將。

    “日后可多帶帶綠蕊青蕊,叫她們分擔一些,你和紅蕊也能輕松些,偶爾出游一下。”

    “是。其實到也不累,只是奴奴……想的狠了。”

    “待穩妥了,便輪換吧,總不叫你獨守一方。”

    “是。奴奴謝過……阿郎。”

    ……

    霍仙鳴連家都沒回,急匆匆的進了宮。

    李適和李勉,李晟,陸贄,劉滋幾人正在麟德殿喝茶說話,商量的是吏部侍郎崔造所提出來的政議。

    皇帝是不能和某個宰相單獨見面的,皇帝身邊要有大監相陪,宰相至少要三人才行,防止舞弊私通。邊上隨時有舍人記錄。

    崔造和齊映,劉滋三人去年剛剛守本官拜相。

    守本官拜相,就是原職務保持不動,加同平章事入閣知政事。

    唐朝的宰相分三等,首宰,輔宰,從宰。

    首宰只有一個,輔宰一到三個,從宰就沒有什么限定,只要皇帝感覺可以的就可以加授,以方便隨時入宮備詢。

    從宰并不是都能進入政事堂工作。

    像齊映,就是個正五品上的職官,皇帝可以召他進宮商量事兒,他也可以發表一些政見,但并沒有入閣,只是有了入閣的資格。

    崔造和劉滋是正兒八經入了閣的。

    崔造這個人做外官管理江南水陸轉運的時間比較長,李適覺得他是個人才,前面提出來的諫議都比較認可,也參照施行了。

    事情就出現在韓滉那里,他對崔造提出來的方略有些抵制,就找個由頭把氣撒到了元琇身上。

    他動用自己在江南的影響力遙控漕運破壞掉崔造和元琇的計劃,不但坐實對元琇的指控,還把江淮轉運鹽鐵轉運握到了手里在。

    元琇被貶官流放,韓滉又在推動崔造罷相,想讓皇帝收回原來依照崔照的建議施行的政令。

    李適召李勉四人進宮,就是商量這事兒:崔造的建議到底有沒有可行性?崔造這個人有沒有能力擔任宰相?

    大唐皇帝最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會認為自己神武英明,坐在屋子里什么也不了解就能把所有的事情一言而決。

    就像這個時代并不會因為你書經讀的多就任用你當官,還需要考體育文藝和見聞,然后必須到基層去。

    國家部委的正式官員,都是從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外官選入,降級使用。

    你想到吏部當個員外郎(處長),那至少在外面也得混到下州刺史的位置。也就是至少要是個副廳。

    換成現代的角度,就是你想進入組織部當個處長,得先在基層干到副市長,才有那個資格。

    除了親王都要遵循這個規矩。不過親王不出京不授實職,只是遙領,也就是只擔任名譽長官。

    這是防止官員‘不識五谷,不通民生’。

    可惜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都知道的道理,在現代卻沒人在意了,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紛紛上位,亂搞胡搞,亂七八糟。

    “大家,諸相,霍大監進宮。”

    幾個宰相都看向李適,李適擺擺手:“喚他進來。”沒給幾位宰相解釋什么,也沒讓他們退出去。

    隨即霍仙鳴進來,笑著給李適施禮,和幾位宰相見禮寒喧,然后就往皇帝身側一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都市| 兴安盟| 五家渠市| 茌平县| 原阳县| 明溪县| 酉阳| 冷水江市| 闽侯县| 肥城市| 宝坻区| 会宁县| 淅川县| 漳浦县| 同仁县| 宁南县| 辽中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宣武区| 望城县| 大足县| 安国市| 弥勒县| 康乐县| 青海省| 额济纳旗| 义乌市| 那坡县| 武安市| 虹口区| 光山县| 石棉县| 工布江达县| 鸡泽县| 嘉义县| 竹溪县| 上蔡县| 台山市| 师宗县| 彝良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