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何干旌旗-《大唐朝請郎》
第(1/3)頁
坊州刺史官階不高,是下州史,又只有戰(zhàn)卒七百,大家都沒太在意。這事兒就交給軍曹去辦了,大家接著議事。
等把諸事商量仔細,各團補給休息完畢,張良楊懷兵高固領兵繼續(xù)上路前行,張軍則帶著自己的第一團就地駐守,加強營防派出游擊打探消息。
和天興不太一樣,這個時候大部分州縣城池的軍營都是在城內的,其實鳳翔城內也有軍營,只不過現(xiàn)在都挪到了天興這邊。
京畿地域糜亂,各部諸軍你來我往的,今天姓朱明天姓李后天又歸了朝庭,相互戒備又相互勾連,圍著長安城亂成了一鍋粥,到是便宜了鳳翔軍馬。
都不用多做掩飾,大搖大擺的徑直往入也無人問津。
遇到大股軍馬就相互戒備著,小股兵馬遠遠的看到就跑沒影了。
西北地區(qū)各州府節(jié)鎮(zhèn)的兵馬都擠在長安咸陽一帶渭水兩岸,誰管誰是誰?只要不動手就好。
三個團離開營地就此分開,楊懷兵三團北上三原,高固第四團往西北華原境扼守同官,張良的第二團走的要遠一點,富平在涇陽東北二十多公里,也是去往同官的要道。
張軍和張良討論的結果,如果李懷光部諸軍要北上坊州,從富平而上的可能性最大,從這里北上繞開了山脈和密集的水流,一馬平川。所以才由張良據(jù)守在這里。
送走二三四團,第一團軍士們開始巡營瞭哨加固營防,營丁們在軍曹指揮下支設軍帳扎伙立旗,安倉喂馬,營地里頓時忙碌起來。
四路游擊派了出去,以三五十里為數(shù)探察回報四方情況以備主將斟酌。
第一團的臨時營地在距離涇陽縣城還有五六里的渭水河邊一個山坡上。
這個距離不至于驚擾城內駐軍,屬于安全半徑,而又隨時可以探察敵軍及周邊情況。
大營倚水而建,扼守交通,不用耽心被人從后方側方襲營,正門順坡而下十分有利于騎兵發(fā)力加速。
張軍帶著親兵四處仔細看了一圈兒,在心里為這軍曹加了不少分。這是個極其合格的軍事后勤人員。
待到營內諸事安排妥當,已經是申初時分,伙帳里已經開始營造晚飯了,熬煮羊肉的味道在大營中飄蕩。
正是春寒料峭,及暮時分,風從河道上吹過來,旆旗在風中擺動,沒有輪到值守的軍士都躲在營帳里燒炭烤暖,大營里安靜下來,只有青煙隨風彌漫。
張軍披了裘衣在軍帳外隨意走動,考慮著接下來的問題,看著帳上的十幾面大旗有點腦仁疼。這也太多了,像唱大戲似的。
二十多面旗,把個中軍大帳愣是給裝扮成了戲臺的樣子。當然,這是現(xiàn)代人的眼光,在這個時候的人看來那是權勢和威嚴。
王如意跟著張軍抬頭看旗,不明白張軍是什么意思,仔細來回看了幾遍,沒發(fā)現(xiàn)不規(guī)矩的地方。旌旗是軍容軍儀的一部分,要求是相當嚴格的。
“郎君可是發(fā)現(xiàn)有不妥當?shù)牡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棣县|
济源市|
盐津县|
枞阳县|
昌图县|
昌都县|
波密县|
炎陵县|
文水县|
教育|
白河县|
鹿邑县|
通州区|
华容县|
且末县|
建瓯市|
巴青县|
庄河市|
铜山县|
新化县|
新源县|
永泰县|
大足县|
太仆寺旗|
凤阳县|
灵璧县|
启东市|
邳州市|
巢湖市|
广平县|
金寨县|
藁城市|
伊川县|
阳信县|
常熟市|
青海省|
理塘县|
南雄市|
杨浦区|
双鸭山市|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