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極殿上。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目光冷冽,雄視滿朝群臣。 李祀已經下定決定,徹底整頓科舉制度,任何人敢徇私舞弊者,決不輕饒! 科舉制度,乃大唐人才的根源,科舉一亂,大唐沒有人才涌入,朝堂會慢慢腐朽。 長此以往,結局可想而知! 李祀早就知道,大唐的科舉制度有問題。 但李祀沒想到,問題居然出現在推薦制上? 那些被推薦到殿試的考生,除了會溜須拍馬,紙上談兵,還會做什么? 李祀要這樣的人在朝堂上,有什么用? 李祀凝視文武百官,心里的火氣慢慢緩和下來。 雖然,朝堂上的某些臣子行為著實過分,但依舊存在如禮部尚書這般忠臣。 這些忠臣,能夠維持底線,不同流合污,已經算難得了... 李祀微微靠在龍椅寶座之上,輕聲說道:“眾愛卿起身吧。” “遵旨!” 滿朝文武聞言,稍微松了口氣。 皇帝既然叫他們起來,就說明這件事差不多過去了。 想到這,群臣們提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 近侍太監走上前,面向文武百官,高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近侍太監話音剛落,朝堂群臣才意識到,早朝開始了。 太尉楊青林走出列,朝著皇帝行禮道:“啟稟陛下,我大唐大敗突厥,梁王率領大軍,深入突厥草原,揚我大唐天威,可經過這次戰爭,愈發顯露出邊關制度問題。” “突厥三十萬鐵騎出動,河西邊關事先竟然絲毫不知?” “老臣以為,盡快在河西實行軍民兩分!” 太尉楊青林高聲說道。 之前,在朝堂之上,太尉已經主動提過這個問題。 只不過緊接著,便發生突厥鐵騎入侵一事,滿朝上下,將注意力都放在這場戰爭之上。 此時,太尉楊青林重提此事,就是想將這件事盡快提上日程。 畢竟,在楊青林看來,皇帝已經鐵了心要廢除節度使制度,既然如此,速度一定要快。 遲則生變! 李祀聞言,微微頷首:“朕準了!” 軍民兩分,是李祀準備用來代替節度使制度的一項全新制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