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湍流噴射引擎-《古神的自我修養》
第(2/3)頁
秦頌從水槽的一側繞過來,和愛麗絲并肩站在一起,看著她記錄的讀書。
1.33米。
“不錯,有進步。對照一下拉力表。”秦頌轉身從辦公桌上拿出一張記錄數據的清單,找到對應的數值:“1.33米,約435磅?!?
導軌上的彈簧實際上是一個高強度拉力計,變形量和所受力的大小,都提前用懸掛重物的辦法進行了測定,并制成表格。
拉力并沒有采用牛來計算,而是采用的重量。原因在于,這樣更加方便測算湍流噴射器的推重比,即發動機質量和推力能夠推動的質量的比值,用力學單位也是可以的,不過換算比較麻煩。
首先要說的是,這個數值并不嚴謹,只是為了方便表述。
原因在于這種噴射器不是飛行器,水的密度比空氣要大的多。比如同一功率下的螺旋槳,在水中的推力,要比空氣中的推力大的多。
要知道水的密度為1t/m3,空氣的密度為1.29kg/m3,在同等功率下,單位時間內的流量相差幾百倍。
這同樣也是航空發動機,需要吸入高壓空氣的主因。許多航空發動機,在高原或者空氣稀薄地帶,功率都會嚴重下降。
密度問題!
動輒幾十噸的艦船,屁股后面的螺旋槳,往往比直升機還小。
品,你細品。
當然,在現有的條件下,只是提出了推重比的概念方便表達和理解一些參數數據。
“噴射器全重是6磅,唔……”愛麗絲很快就通過兩項數據,推算出來,眉毛也漸漸的揚了起來:“秦,我們成功了,推重比在72左右。”
“大約72.5?!鼻仨炑a充了一句,眉毛舒展開來:“比5號試驗機高了足足24,看來我們的渦輪裝置,發揮了很大作用。”
是的,這是一臺全新概念,基于喬的【無拘湍流】符印制造而成,適用于海洋航行的引擎。
該引擎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前世的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由尾端噴管排出高速射流,產生反作用推力。整體結構由噴管、湍流發生室、進水涵道和提高進水量的前后渦輪共同組成。
其作用流程大致是這樣的,水流從設置在前面的進水涵道進入,來到刻畫著湍流符印的湍流發生室,符印聯通魔力后開始運轉,把室內的水流加速成高速射流,從噴射口噴出。
事實上,在前世的高級游艇中,噴射射流高速發動機就被研制出來了。不過它的高速射流,依舊是依靠內置涵道中的螺旋槳形成。
由于水是不可壓縮的,所以航空發動機中技術含量較高的高壓壓氣裝置,高壓渦輪,復雜的機電控制裝置,根本就不需要。
射流的噴射速度,取決于魔力的強度,完全可以通過簡單的魔力調速裝置來控制。
構思非常完美。
但依然歷經五次實驗后,才制造出眼前這臺6號驗證機。
當然,也不是沒碰到難題。比如3號驗證機,為了提高推重比,湍流反應室里額外增加了兩組環形的湍流符印,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該驗證機在短暫獲得高速射流后,會產生間歇性的啞火,就像一個屁分好幾次放,射流并不連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