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恐怕這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很少見的。 只有等到大漢國所有的老百姓都已經享受到了非常富足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之后,趙括才會有空去關注其他民族的人民,才會幫助這些民族融入到華夏民族之中,進而提升他們的生活水平。 簡單的概括一下,趙括的這個思路,其實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主次之分.當下最主要的還是大漢國,是華夏民族的幸福生活,其他的民族暫時來說,在這個目標面前都可以靠邊站。 徐平又繼續說了下去。 在征服了這一片紅河三角洲之后。 南海艦隊就在這里設立了一個新的城市,由于在這個城市是位于兩條河流的內部,所以他們就把這個城市的名字叫做河內。 趙括在聽到了這番話之后,也是有些驚訝,像之前很多的一些城市之所以和后來現代華夏城市同名,那當然都是因為出自于趙括的手筆,但是這個河內還真不是趙括的命名,而僅僅是一個巧合。 這就證明一點,好地方永遠都是好地方,不管是什么樣的民族占據這里,他都一定會在相同的好地方建設城池,甚至連命名的方式都可能會非常的一致。 在建造了河內城之后,南海艦隊又一路南下,陸陸續續在東南亞半島的東部海岸邊上建立了幾十個據點。 以這些據點作為中心南海艦隊,開始慢慢的朝著內陸發展,這些去年大部分都是靠近平原地區,當地的耕地都是非常充足的,而且物產非常的驚人,因為這里是熱帶地區。 世界上最著名的熱帶地區就是非洲了,人們經常能夠通過各種紀錄片看到在非洲那里只要隨便的拋灑一下種子,然后呢,在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幫助下,這些通知短短幾個月就能夠成熟起來,并且長出足夠的食物。 這也就是為什么非洲人都比較懶惰的原因,因為他們壓根就不需要勤奮,都能夠生活下去,那為什么不懶惰一點呢? 有人說這是種族的問題,其實并不是,這僅僅是因為大自然對于這片土地太過恩賜了。 先把話又說回這個東南亞半島這個地方,雖然說比起非洲那邊來是差了一些,但是那也僅僅是差一點點而已。 在東南亞這個地方,擁有著此時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糧食作物品種,那就是在歷史課本上記載過的占城稻。 后世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其實就是在占城稻引入中國之后,慢慢的經過了千百年的種植所得到的華夏水稻的基礎上培育而來的。 趙括聽到這里之后也是想起了這件事情,于是就開口問道:“朕聽說這些東南亞的土著有一種水稻,他們這種水稻的產量是非常高的,你們見到了嗎?” 徐平聞言頓時吃了一驚,有些敬佩的開口,對著趙括說道:“沒想到陛下居然也知道水稻這種東西,不瞞陛下說,我們確實是帶回了一些水稻的種子,已經嘗試在廣州附近開始進行種植了。” 趙括聽著這里之后,頓時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說道:“水稻可是真正的好東西,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全力收集水稻的種子,到時候朕回把這種總之推廣到大江南北,讓整個華夏大漢國所有人都受這種種子的負責。” 像北方的麥子雖然說也是一種很不錯的糧食,但是呢,和水稻比起來,那只能說在產量上真的不算什么上風。 尤其是像現在大漢國控制的東北地區,那些黑土地,更是最適合種植水稻的地方,在后世什么東北虎長大米,那都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了。 在歷史上,華夏之所以會在宋朝經歷一個人口數量急劇爆炸的時間段了,就是因為水稻在這個時候引入到了華夏中原地帶,大規模的種植的起來。 比如說想明朝和清朝時期,經常有一段話叫做“湖廣熟,天下足”,說的同樣也是湖廣地區的水稻,只要這兩個地方能夠豐收,那么整個天下都可以因為這兩個地方的豐收,而完全滿足大家對糧食的需求。 趙括居然對這個水稻這么重視,那么徐平肯定也不會掉以輕心,他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并且拍著胸脯,保證將來會有更多的水稻用最快的速度引入到大漢國的境內。 趙括走到墻壁上的地圖旁邊,注視著南海艦隊在東南亞半島設立的一個個據點。 從地圖上來看的話,這是據點暫時都還只是位于后世的越南境內,還沒有延伸到馬來亞半島,也就是那個至關重要的馬六甲海峽那邊,但是趙括也非常清楚,按照這個時間繼續下去的話,控制住馬六甲海峽也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