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們一定要繼續把他們死死的拖延在這里,不要讓他們有任何能夠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想法!” 下達完這個命令之后,樂間又提起了筆,奮筆疾書了一會,給燕王寫去了一份奏章。 這份奏章很快就跨越了幾百里的路程,出現在了燕國王宮里燕王的桌案上。 燕王看這樂間寫來的這份奏章,不由大喜過望,對著面前的燕國大臣笑道:“看來這一次昌國君確實是吸取了之前幾次戰爭的教訓,居然真的能夠把趙括牢牢地拖延住了。 如此一來的話,這一場戰爭,我們燕國也未必就一定失敗呀?!? 在燕王的面前,燕國相邦郭隗十分贊同的點頭說道:“大王說的對,只不過我們還是要派人去提醒一下昌國君不能大意。 趙括這個人一直以來的作戰風格就是于無聲處聽驚雷,常常突然派出一支奇兵打破之前的戰場態勢從而獲得勝利,不可不防啊?!? 燕王聞言也是點了點頭,連忙說道:“對對對,確實有這個道理。 等會寡人就給昌國君下一個命令,讓他這一次一定要小心謹慎,就算是讓一些地盤給趙括也無關緊要,關鍵是絕對不能夠失敗,絕對不能夠讓趙括突破防線來到薊都這邊!” 話雖如此,但是燕國君臣總體而言還是比較歡欣鼓舞的。 畢竟以燕國的國力能夠和趙國打成如今這樣的戰場態勢,無論是哪一個人來看,都絕對是非常滿意的。 趙國和燕國的這樣一個戰場態勢也被其他諸國的探子迅速地傳了回去,傳到了其他諸侯國國君的書桌上。 齊國是距離戰場最近的第三方國家,因此齊王自然也就是第1個獲得了這個情報的國君。 看著面前的這一份情報,齊王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對著面前的后勝說道:“看來趙國確實是并沒有想要完全滅亡燕國,否則的話這一次趙括帶過去的應該就不僅僅只有這7萬部隊,而是至少要再加10萬了?!? 后勝聞言也是露出了笑容,對著齊王說道:“大王說的對呀,其實一直以來七雄并立的這么一個態勢都已經維持了200多年了,根本就不是他趙國一個國家就想要改變就能夠改變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