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沒等平陽君想出辦法,趙王已經(jīng)開口了。 只見趙王說道:“看來諸位對于這個大司馬的意見還是有一些不夠統(tǒng)一呀,這樣好了,我們繼續(xù)再把這個任命稍微的往后拖延一下。 等到什么時候有了更加合適的人選,再來繼續(xù)討論,如何?” 對于趙王來說,趙王雖然并不反對趙括成為如今趙國軍方的一把手,但是趙王肯定是不愿意看到趙括直接在趙國軍方中一手遮天,把所有軍隊都牢牢掌控。 所以趙王心中也很清楚,趙括所提出來的人選李牧可能是更加合適的,但是趙王又不可能去任命李牧來當這個大司馬。 作為大王,要有一個最基本的一個制衡。 大司馬作為趙國軍方的二號人物,應該是一個能夠起到對趙括制衡效果的人來出任才最妥當。 原先趙王以為平陽君所提出來的廉頗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人選,但是在聽完了趙括的話之后,趙王也是改變了主意。 因為趙王看來,廉頗這種賠了這么多兵馬的敗軍之將,再領兵的話,確實感覺非常不穩(wěn)。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王就干脆選擇再度擱置討論。 反正趙國這一時間也不會立刻就開始打仗,所以說這件事情還真是不需要太過著急。 在趙王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后,這一次的廷議自然也就是不歡而散了。 平陽君怒氣沖沖的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越想越氣,忍不住狠狠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破口大罵:“這個該死的趙括,還真是會抬杠啊!” 平陽君這個時候簡直是氣壞了。 之所以平陽君會突然提出廉頗這個人選,其實還是出于平陽君前幾天的靈機一動。 那個時候的平陽君麾下雖然也有一些在趙國軍方的將領,但是那些軍方將領都不夠資格來出任這個大司馬。 于是平陽君想來想去,然后在一位心腹門客的提醒之下,選擇了向廉頗伸出了橄欖枝。 而在另外一邊來說,廉頗確實也是一直想要重返趙國重臣的位置。 原本廉頗以己為在藺相如倒臺之后,自己是萬萬沒有機會了,但是卻根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平陽君居然還能夠站出來給廉頗機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