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一句話說得好,槍桿子里出政權。 當趙括擁有著整個大漠南北最強大的武力,并主宰著幾乎七成匈奴人命運的時候,他的命令對于匈奴人來說就是圣旨!即便如此,趙括也并沒有立刻就班師回朝,因為還有不少事務需要趙括進行收尾。 太后當時為了顯示對趙括北伐的支持,向所有反對者證明并不是想要把趙括流放,曾經在旨意之中特地說明:“凡匈奴一應事宜,無論軍、政、官吏、民眾,皆有武信君便宜行事!” 因此趙括對匈奴人的處置是完全合法,也完全不會被任何人找到攻訐借口的。 太后都不會想到,她的假大方反而給了趙括真便利!首先,對逃亡離開的那些匈奴人,尤其是以匈奴左賢王欒鞮禾真為首攣鞮氏殘余,趙括的態度是派出李牧率領一萬騎兵追擊,爭取除惡務盡。 其次,就是對于匈奴人牧場的劃分。 一直以來匈奴人都是春夏兩季在漠北游牧,秋冬兩季南下到漠南草原避寒,這也就是為何匈奴人的南下侵擾總是會發生在秋冬季的原因。 但當趙括正式劃分漠南、漠北,并且限定每一部的草場面積之后,匈奴人的這種遷移就成為了歷史。 漠北到漠南的距離其實是非常遠的,相當于后世的帝都到魔都這么遠,一旦居住了幾十上百年,這兩個地方的人就真的是相互視為“南方人”和“北方人”,不會再自認為是一個種族了。 華夏的南方和北方那是因為有著華夏共同的文明才得以認同,匈奴人的文明? 不存在的。 再然后,就是對東胡、月氏兩部情報的收集。 趙括這一次可是雄心勃勃,對著自己的心腹們說過這么一番話。 “匈奴? 本侯還真沒把區區一個匈奴完全放在心上。 本侯想要的,是整個華夏以北的北方!” 換句話說,盤踞在后世內蒙、吉林一帶的東胡,還有盤踞在河西走廊一代的月氏,都是趙括這一次要解決的目標!“太后不是想讓本侯在這苦寒北方呆個十年八年嗎? 本侯倒想要看看,等到她發現整個華夏北方遠勝趙國本土的疆域都被本侯所掌控的時候,她還能不能安心讓本侯繼續在北方坐鎮!” 說著,趙括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促狹笑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