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平陽君如喪考妣離去的表情,所有人的臉色都非常復雜,就連一直以來平陽君的兄長、盟友平原君也是如此。 此刻平原君的心情也是頗為激蕩:“吾弟啊吾弟,想不到你竟然暗中還在誘導大王去攻擊武信君,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 對于平原君來說,很多手段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該做。 政治斗爭應該是臣子之間的游戲,君王應該是裁判者。 大家可以用政見來辯論,用政績、戰績來說話,但不應該試圖通過和君王的私人關系來引誘君王打擊政敵,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 “看來,必須要好好的勸說一下吾弟了?!? 就在這個時候,太后又一次的開口了:“好了,既然武信君的不白之冤也已經洗清,那么今日的大朝議就到此為止,諸臣各自散去吧。” 太后的話說完,眾臣紛紛松了一口氣。 不得不說,今天這一次大朝議雖然只商議了武信君這一件事情,但引起來的軒然大波絕對是正常時間段元旦大朝議所遠遠不能及的。 千里之外的武信君雖然無法親身回到邯鄲面對其他人的攻訐和質詢,但卻憑借著多年以來對趙國的戰功和貢獻獲得了絕大部分人的支持。 七大重臣之中,一開始僅有龐煖站在武信君這一邊,但最終,五大重臣的聯手在其他絕大部分群臣面前,依舊如此不值一提!這就是民心啊。 許多臣子心中激動。 等到以后老了,退休了,還可以和子孫們吹牛皮:“爾等可知道當年赫赫有名的武信君廷議一事? 那時候老夫可沒有像南宋的群臣那邊怯弱無能,老夫站了出來,和許多人一起維護了武信君這位大趙的岳飛,沒有讓樂乘之流的秦檜們得逞!” 是的,秦檜。 許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失魂落魄的樂乘,目光之中帶著明顯的鄙夷。 雖然太后訓斥的是平陽君趙豹,但是在大部分人看來,這個當代秦檜的名稱,顯然還是大司馬樂乘更加匹配。 樂乘當年是武信君的部下,但是卻背叛了武信君,還三番兩次的和武信君作對,想要加害武信君。 這樣的人,不是秦檜是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