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趙括現在的地位,繼續升職的話只有一個官職能適合,那就是——趙國相邦!而平陽君本人作為趙國王族重臣,現任趙國相邦平原君的親弟弟,文官之中排名僅次于平原君的二號人物,自然也早就已經將未來的相邦之位當做自己的囊中之物。 但平陽君很清楚,假如兄長平原君突然死去或者被罷官,自己無論是能力或者聲望都根本無法和趙括進行競爭。 之前是沒有辦法拆散平原君和趙括這對盟友組合,但現在趙括拉著龐煖自立門戶,正是平陽君大舉出擊,想辦法弄死趙括的好時機!平原君沉吟良久,點頭道:“好,那就按你的辦法這么去做吧。” 第二天,平陽君以趙國司寇的名義上書,表示趙括在平陰城外筑匈奴京觀的行為雖然并沒有違反任何的趙國法律,但其中有可能會涉及到殺良冒功的行為,希望太后能夠允許平陽君的司寇所屬對此進行徹查。 第三天,趙國內史藺相如上書,認為在平陰之戰中趙括可能涉及到對軍需物資的貪污以及浪費,希望嚴查。 第四天,趙國中尉周少奮上書,他的語氣比起其他人要舒緩許多,卻也認為中尉乃是監督趙國百官的機構,如今對武信君在平陰之戰的爭議如此之大,應該由中尉而并非司寇來調查此事。 第五天,趙國大行龐煖上書,認為其他人的攻訐都是子虛烏有,完全是嫉妒賢能討伐政敵的表現。 第六天,趙國相邦平原君趙勝上書,認為既然此事已經沸沸揚揚,那么太后理當對此進行嚴查。 即便武信君乃是國之宿將,也不能因此而壞了趙國這么多年來的規矩!一時間,邯鄲的冬天開始變得火熱。 大街小巷的酒館之中,也開始對于這件事情進行了極其熱烈的討論。 “你們聽說了嗎?武信君被諸多重臣群起而攻之了!” “是啊是啊,聽說武信君涉嫌殺良冒功!” “我還聽說武信君可能暗中貪污軍隊后勤資產!” “中尉府似乎已經派出干吏前往北方,對武信君進行調查了。” “這一次這么多重臣出手,武信君怕是完蛋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