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樂其非常自信,在和匈奴人接觸之后立刻就發動了進攻。 對此,廉靖自然不免提出意見:“將軍,我軍長途奔襲而來,無論騎士還是坐騎都頗為疲憊,為何不休息一個晚上再行進攻?” 樂其瞪了廉靖一眼,冷冷的說道:“廉靖將軍,你在教我做事?” 廉靖頓時啞然。 雖然很憋屈,但廉靖不得不承認——他確實不敢教樂其做事。 樂其哼了一聲,淡淡的說道:“放心吧,我大趙兩萬兵馬,難道還打不過區區兩萬多匈奴人?” 雖然巴不得趙括死,但樂其也不得不承認,他心中自信的很大一部分其實是來自于趙括曾經親手訓練過他麾下的兩萬趙國邊騎。 用經過武信君訓練的兩萬趙國邊騎來打兩萬多匈奴野人騎兵,這勝利還不是輕輕松松? 至少樂其本人是這么想的。 更讓樂其愉快的是,自己若是獲得勝利,那就是用趙括訓練出來的部隊在打趙括的臉!在樂其的命令下,兩支人數各自在三千的趙國騎兵分別從兩側朝著匈奴人的側翼包抄而去。 自信歸自信,樂其倒也并沒有愚蠢到直接就和匈奴人來一次互沖大決戰。 和步兵不同,輕騎兵們的較量很多時候都是來自于射術,至于像趙括麾下的蚩尤軍那樣憑借著渾身重甲進行強硬沖陣來作為決勝手段的方式,絕對是異類中的異類。 即便強如趙國,也沒有兩萬套重甲來給樂其!另外一邊,蘭氏族長已經說服了其他兩位族長,成功的擔任了這一仗匈奴三大部族聯軍的主將。 面對著這一幕,蘭氏族長同樣平靜的發號施令:“須卜族長,呼衍族長,你們各自派出五千兵馬去迎戰。 記住,不要最精銳的兵馬,但一定要最靈活的將軍去率領他們,要做到該撤就撤,明白嗎?” 其他兩名族長對視一眼,同時點頭,命人前去傳令。 很快,匈奴兩支騎兵也分了出來,朝著趙軍分別迎擊而去。 趙軍陣中,廉靖忍不住提醒道:“樂其將軍,他們的數量比我們多,每一支至少都有五千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