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有人覺得韓國這么一個小國,天天不是被秦國打就是被趙國打,各種丟失土地,這也能算是聰明的君王? 但必須要看到的是韓國的國力其實就擺在這里,韓國的將軍能力也擺在這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能夠在國力完全不如秦趙的情況下卻依然能夠長時間的周旋,盡可能的減少韓國的損失,甚至還能夠借助趙國的力量收復宜陽這樣的重要城池,這位韓王確實足以稱得上聰明。 正是因為他的聰明,韓王才能夠在這短短的時間內(nèi)就回過神來,被龐煖說服。 從事實的角度來說,其實魏國派來的信陵君魏無忌同樣也說的是實話。 韓國如果站在齊魏燕一邊的話,勝利的可能性確實是比較大一些。 但問題在于勝利并不代表著韓國就一定有好處!正如龐煖所言,趙國如今已經(jīng)得知了韓國的背叛,若是韓國再一意孤行繼續(xù)下去的話,必然是最先遭殃的國家。 若是韓國被趙國大軍打了個稀巴爛,即便是齊燕魏三國在后來擊敗了趙國,又對韓國有什么好處呢? 所以,韓王立刻就決定背棄了才和信陵君剛剛達成不到兩個時辰的條約,再度重歸趙國陣營!聽著韓王的話語,龐煖十分愉快的笑了起來。 “恭喜大王改邪歸正,外臣可以保證,大王將來必然會無比慶幸今日的英明決定!” 片刻之后,被馮亭送出韓王臨時行宮的龐煖坐上馬車,心情無比愉快。 由于是倉促得知的這件事情,一開始的時候龐煖是真的一點主意都沒有。 好在,還有武信君趙括!正是趙括對龐煖的一番指點迷津,讓龐煖完全明白了該如何去勸說,這才有了剛剛龐煖在面對韓王之時的那一番直指問題核心、直接改變了韓王態(tài)度的話。 這一下子,龐煖是為了趙國立下了大功!而龐煖非常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立下這樣的功勞,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武信君趙括的舉薦和指點。 龐煖長出一口氣,輕輕的自言自語了一句。 “有武信君這樣的盟友,真是三生有幸啊!” 三天之后,在瑟瑟的秋風中,這一次的會盟正式舉行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