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義渠勝想了想,道:“速度?” 李牧打了個響指,大笑起來:“義渠王果然聰明,就是速度!來人啊,傳令下去,兩翼各派出一千騎兵騷擾敵軍先鋒軍,主力中軍——后撤十里!” 義渠勝聽到這個命令,頓時僵住:“后撤? 李牧將軍,不能后撤啊!一旦后撤,我們的陣型就會混亂,敵人就會趁勢掩殺,我們就會失敗的!” 李牧笑意越發(fā)濃郁:“義渠王,你再想想我剛才問你的那個問題?” 義渠勝先是一愣,隨后完全回過神來。 步兵的列陣是非常繁瑣的,每一個位置每一個旗號都有講究,這樣主將才能夠憑借著旗號和鼓聲、鳴金聲等來掌控全軍的動向。 所以,如果是一支步兵的話,這個時候選擇后撤,基本上是相當于把腦袋交到敵人手中了。 但騎兵不同。 騎兵這個兵種生來就對陣型、位置沒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因為騎兵有速度。 騎兵的速度相較于步兵而言實在是太快了,這么快的速度根本就不可能要求什么陣型密集,要求什么士兵們一直按照什么班、排、連之類的編制集中作戰(zhàn)。 一名騎兵即便是在戰(zhàn)斗時完全和自己平日里的戰(zhàn)友長官們分開了也無所謂,只要他能夠一直跟隨著大部隊一起射箭,一起沖鋒,一起行動作戰(zhàn)即可,打完了再歸隊就行了。 這就是為什么古代游牧民族明明沒有文化,沒有兵法可言,卻依舊能夠用騎兵和中原王朝打得難解難分的一大內(nèi)因。 步兵就好像是螞蟻,有很多種不同的分工。 蟻后負責繁衍,公主負責隨時接替蟻后,雄蟻負責和蟻后、公主繁衍后代,工蟻負責日常工作……等等等等。 騎兵則像是群狼,大家只需要跟著狼王一起沖,一起死死的咬住獵物然后殺死獵物就行了,沒有其他的講究,就是個干!所以步兵不能撤,一撤退就直接亂套,戰(zhàn)場上敵人也不會給步兵撤退之后重振旗鼓的時間。 但騎兵可以撤,隨時隨地都能撤,亂不亂無所謂,反正響箭和旗號一出大家跟著上就完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