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次,魏國和韓國必須要割讓野王城百里之內的七座城邑。 只要增加這兩個條件,和議就可以達成。 若是不行,那就明日開戰!” 聽完趙括的話,嬴子楚倒抽一口涼氣。 廢除和韓魏兩國之間的盟約,這就是讓秦國將來無法插手到趙韓魏之間的戰爭里,但考慮到這年頭大家都不講信用,所以這個條款影響不是很大。 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后一個條款,也就是“割讓野王城百里之內的七座城邑”這一條。 野王城位于太行陘南側,屬于趙國南部國界、韓國東部國界和魏國西部國界的交匯地帶。 假如說韓魏兩國之間交接領土原本是一個“口”字的形狀,那么在割讓掉野王城附近七座城邑百里之地后,韓魏兩國之間的國界就變成了一個“凹”字形,少掉的那部分就屬于割讓給趙國的領土。 別小看這百里之地,一旦缺少了這塊地方,韓魏兩國之間的連接處就變得十分狹小,趙國就隨時都可以從上黨郡沿著太行陘南下,用很少的兵力便能瞬間將韓魏兩國切成兩段。 換句話說,這是在韓魏兩國的頭上同時架了一把鋒利的刀!嬴子楚能夠想明白的,韓魏兩國的國君和使者們自然也是能夠想明白的。 魏王和韓王的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難看了起來。 他們自認為已經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卻萬萬沒有想到,武信君的要求遠遠比他們想象之中的還要更高!趙括并不覺得自己的要求高。 原本是有可能滅掉你魏國的,現在只是割了你魏國一半多點的領土而已,這你還嫌本侯要求高? 也就是韓徐為這個家伙暗中姑息韓魏兩國,不然的話趙國原本能拿到的東西比這還要更多。 所以趙括剛剛才會在眾人面前公然訓斥韓徐為是賣國。 指揮官付出了謀略,將士們付出了性命才讓你韓徐為坐在這里,擁有這么大的優勢來談判。 結果,原本能為趙國爭取到一百分的利益,你韓徐為卻故意只要了九十分。 該為國家爭取的利益你不爭取,這不是賣國是什么? 趙括一直冷眼旁觀,就是想看韓徐為會不會良心發現,但事實證明韓徐為并沒有。 于是趙括站了出來。 不然的話,豈不是對那些付出了性命的趙國將士,對那些為了這場戰爭勝利而默默付出的趙國民眾不公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