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和信陵君達成人參協(xié)議之后,趙括這一次的征戰(zhàn)也算是圓滿達成了。 對此許歷不免有些遺憾:“主君,你說這魏國之地如此富庶,如果能夠都歸入我們大趙該有多好。” 趙國的領土雖然比魏國要大上不少,但趙國的領土很大部分是太行山,然后還有北方諸郡的草原,真正能夠適合耕種的其實只有邯鄲附近的趙國東南部平原和河東郡盆地,相較而言是比較少的。 趙括點了點頭,道:“無妨,下一次我們再來的時候這里就都是我們的了。” 李牧在另外一邊則道:“主君,這中原地區(qū)水網(wǎng)密布,騎兵前進有些麻煩啊。” 由于缺少開發(fā),中原地區(qū)如今大部分的生態(tài)還是比較原始的,很像是后世的江南水鄉(xiāng)。 后世由于開發(fā)過度以及黃河多次改道,很多這個時代存在的河流已經(jīng)完全消失在了歷史之中,所以在宋朝以后的時代北方騎兵通過中原南下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趙括看著李牧,意味深長的說道:“凡事有利就有弊,水網(wǎng)雖然對于騎兵來說確實是一個麻煩,但作為領兵將軍你將來麾下肯定不會只是騎兵。 好好想想,或許將來你率軍征伐魏國的時候就能夠有所啟發(fā)了。” 趙括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只是給出了一個思路,因為他知道有些道理還是要自己琢磨出來的才能夠記得住,記得深。 數(shù)日之后,趙括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回到了邯鄲。 這一次,邯鄲之中萬人空巷,都在城門口迎接趙括他麾下大軍的勝利歸來。 看著舉著鮮艷旗幟的趙軍長龍緩緩經(jīng)過,不少趙國人也是百感交集,心情頗為復雜。 “廉頗大將軍在高唐戰(zhàn)敗之時,老夫覺得天都要塌了!沒想到武信君出馬之后還是挽回了頹勢,終究沒有讓大趙遭遇再次失敗。” “是啊是啊,武信君還是強啊。 不瞞你說,我當時都準備舉家搬遷去上黨避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