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年代當然是有詩的,不然的話哪來的《詩經》? 只不過此時的詩詞都還被視為文化之中的小道,并不像唐宋時期的詩詞那么的繁榮,但也屬于文人雅士們經常涉獵的一部分領域。 不僅僅是韓徐為,不少學宮的祭酒聽到趙括這句話之后,臉色都有些古怪。 旁觀的眾多群眾聽到趙括的話之后同樣也是竊竊私語。 “武信君居然還會作詩?” “武信君不是長于軍事嗎,沒想到在文化方面竟然也有造詣。” “少拍馬屁了,武信君又聽不到!要我說啊,武信君其實就是附庸風雅罷了,水平嘛……哼哼,就那么回事。” “也是。 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武信君的任何一首詩,怕是他的詩作水平也便是打油詩而已。” “你說武信君也太不自量力了,打油詩尋常在家寫寫可以,這可是學宮開山大典,在場匯聚的祭酒們更是天下學者精英中的精英,他在這里拿出他的打油詩,豈不是貽笑大方?” “搞不懂,搞不懂。” 這些竊竊私語很快就擴散開來,并得到了大部分在場之人的同意。 論軍事水平,在場這上萬人加起來都不如趙括一個。 但若是論到作詩的水平……不客氣的說,在場覺得自己鐵定強過趙括的沒有五千也有三千啊。 趙括既不是聾子也不是瞎子,所以大家的表情和話語他自然盡收眼底也聽在耳中。 但趙括并不以此為意,而是一揮手:“許歷,快讓人把石碑給帶上來!” 開玩笑,和穿越者比作詩? 你們簡直就是在作死啊。 為什么要獻詩? 這倒不是趙括想要裝逼,而是因為趙括想在這個場合、在這些舉世知名的祭酒學者面前秀一把自己的知識,讓這些祭酒學者覺得“哇,原來武信君也和我們一樣是個文化人”,這樣才能更好的拉攏這些祭酒學者們將來給自己造勢。 否則的話,想要抄詩出名還不簡單? 分分鐘唐詩宋詞五百首就安排上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