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趙括會合了韓魏兩國,帶著三十萬大軍雄糾糾氣昂昂的西進之時,秦國方面的整軍備戰工作也已經完成了。 雖然時間上來說秦國準備的時間遠遠少于趙韓魏三國聯軍,但秦國商鞅變法所孕育出來的強大耕戰體制注定了這個國家在戰爭動員體系上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效率,因此這二十萬秦軍的戰斗力也同樣是毋庸置疑的。 秦國武安君白起又一次被秦王任命為主將!在宗廟面前,當秦王完成對祖宗的祭祀后當著眾多秦國大臣的面將兵符交給白起之時,這位年邁的秦王說了一句話。 “武安君,這一次一定要給寡人拿回一次勝利!” 同樣已經是滿頭白發的白起跪在地上接過了秦王手中兵符,斬釘截鐵的說道:“請大王放心,老臣一定不辱使命!” 白起不是聾子更不是傻子,自從長平之戰和負藜之戰的失敗之后秦國國內對他的攻擊聲音就從未停息,這對于一直以來無比心高氣傲,自認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名將的白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折磨。 白起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想要打敗趙括的人!和趙括對抗是白起最大的心愿,如果能夠擊敗趙括,白起死都無妨!這一次,秦王也給白起配了足夠精銳的部下。 王龁、蒙驁、尉繚,這些人一個個都是史書留名,在秦國一統天下的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大將。 這幾個人之中任何一個人單獨拿出去都有能力統帥一支十萬人的大軍,當他們齊聚在白起麾下,這絕對是秦國所能夠湊出來的最強陣容!在白起的率領下,秦國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咸陽,朝著東方而去。 但萬事都是有利就有弊的,這一點對秦軍來說當然也是如此。 當很多個聰明人聚集在一起,并且都想要讓大軍按照自己的意見去做之時,矛盾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三天后,當秦軍抵達鄭縣扎營的這個夜晚,因為剛剛傳來的情報,秦軍帥帳之中就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秦軍副將王龁臉色嚴肅的說道:“這一次趙括明顯就是沖著崤函通道來的,他就是想要攻破函谷關長驅直入關中!所以我們應該將大軍放在函谷關處進行防備,河東郡方面只需要派出三四萬部隊在大河北岸布防即可!” 既然是爭吵,那就說明王龁的意見遭到了強力的反對,事實也確實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