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李威廉詳細的講解了整個事情。之前韓怡有接過一部戲,名字叫做《三生三世》,那部戲已經殺青了,正在后期制作。(124章林嘉莉提過) 因為劇宣都是提前的,所以現在難得有這么一個熱點,李威廉就想通過這個契機炒作一把。 至于合作,也很簡單...就是出錢。 買水軍,買流量,買熱搜,買報道,都需要錢。 蘇洋沒這些關系,所以當然只能出錢了。 不過李威廉精明,蘇洋也不傻,他知道這明顯是李威廉自己想做,但是想順便拉上自己分攤成本。 估計就算自己不做,李威廉還是會刷熱搜,只是在宣傳時不會帶上【尋我】app罷了。 在這種明顯有利可圖,而且小投入大產出的項目上,蘇洋一向大氣,所以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接下來兩個人在電話兩端開啟了談判,最后蘇洋在動用了兩分鐘中級嘴炮加【說話的魅力】這個天賦的情況下,砍價成功了。 這個項目操作總投資八萬到十萬的情況下,蘇洋出了5000塊錢,蘇洋的理由也非常的充分:這個炒作得利最多的還是電視劇和韓怡,他只是附帶的。 李威廉同意了。 接下來的一天,韓怡早晨6點多起來看《三生三世》的劇本這件事就開始在微博發酵,進而引發了更多的討論。 有的粉絲和路人夸獎韓怡敬業,說韓怡這么早起來看劇本,非常的敬業。 還有的夸韓怡人美,也用心,不火沒天理。 討論嘛,有夸的,肯定也有踩的。 有人就說:老一輩的演員都24小時拍戲,現在流量小花6點半,7點起床看劇本就是敬業了? 還有人說:城市的清潔工人早晨4點就起床,打掃衛生,怎么沒人說她們敬業? 不管是夸的還是貶的,對于蘇洋,李威廉,還有韓怡,乃至《三生三世》劇組而言,其實都不重要。 因為只有討論才有熱度。 如果話題一邊倒,那么反而熱度會很容易散去。 果然...因為雙方吵起來,所以這個話題越來越熱,加上李威廉的推波助瀾,韓怡的熱搜霸占了前五整整一天。 因為占據了熱搜,所以多家媒體也跟進,寫稿,里面當然也有李威廉的打點,所以整體還是偏向正面。 一天下來,韓怡的粉絲數加了十幾萬,在人們面前刷了個面,《三生三世》劇組得到了關注,連【尋我】app這個引發一切的“罪魁禍首”也跟著漲了三十多萬的下載量。 畢竟不管是喜歡韓怡的,還是不喜歡韓怡的,只要看這個新聞,或者知道這件事,都會記住尋我這個app。 一千萬人里總有一些閑的下載下來看看的。 所以用戶量這種漲幅還算正常。 現在的尋我更偏向于弱社交工具,它的社區屬性和媒體屬性遠大于它的社交性。用戶訴求是內容,然后再是關系。 第(1/3)頁